过去。九边的三十万大军,十五万在红河平原,十五万在暹罗的湄南河平原。这两处平原土地加起来,虽只两湖大小,但这两处都是一年三熟,如此,就当相于三个两湖!元辅,了不得啊!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不过如此。储君英明至斯,仆心中既惊喜振奋,又有些担忧……”
\n
“担忧?”
\n
赵青山原本听得面色振奋,可听到柴梁这个说法,不由拧起眉头来,问道:“怎么个说法?”
\n
柴梁忧声道:“仆常为殿下之才感到惊艳,但惊艳越深,心中担忧愈重。仆怕……天妒英才啊……”
\n
赵青山闻言面色骤然一变,沉声喝道:“文孝,浑说什么?”
\n
柴梁面色凝重,道:“元辅,不瞒你说,仆总觉得不真实。青史之上,总有惊才绝艳之辈,但如殿下这般,年不过十六,就已是经天纬地之才。仆自认修心坚韧,然每每思及殿下所为,惊艳之余,都必生出惊恐之心。”
\n
被柴梁这般神神叨叨的说了阵,原本还不上心的赵青山,也渐渐生起毛骨悚然之意来。
\n
天妒英才这四个字,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n
老头子完全无法想象,太子若是出现了闪失,这社稷江山,该何去何从……
\n
可是,这等近似荒谬的鬼神之说,谁敢诉诸于口?
\n
想劝都没法劝哪!
\n
再者,又从何劝起?
\n
“文孝,你到底是何意?”
\n
赵青山毕竟是赵青山,一阵心绪动摇后,忽地凝眸看向柴梁,沉声问道。
\n
柴梁看着赵青山,缓缓道:“元辅,仆以为,殿下最令人惊艳的成就,非促成北疆都护府以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