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纨,她“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今已五岁。”
门子对雨村说:“八九年来,就忘了我了?”
又说:“这种拐子,单管偷拐五六岁的儿女,……到十一二岁时度其容貌,带至他乡转卖。当日这英莲,我们天天哄他顽耍,虽隔了七八年,如今十二三岁的光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按英莲开场为三岁,到今年应为九岁;云“十一二岁转卖”,又云“十二三岁光景”,约度之词,不觉稍大。又按自雨村离葫芦庙至此跨七年,云“八九年来”;自英莲失踪至此跨五年,云“隔了七八年”,皆多出二三年。揆其原故,盖雪芹又皆从第一回开场时计起也。参看第九年下。
冯渊,“长到十八九岁上”。
薛姨妈,“今年方四于上下年纪;只有薛蟠一子;还有一女,比薛蟠小两岁,乳名宝钗。”
薛蟠,“今年方十有五岁。”
按云“小两岁”?口语不定之辞,非指“小二岁”。
第八年:
第五回:“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
按叙黛玉自入府以来,与宝玉亲密情状,又时常因不合而垂泪,泛叙,皆“非止一日”之情。中间已隔相当日期。计黛玉初来在冬天,雨村两月后始赴金陵任,审冯、薛一案。薛家进京,“在路不计其日”,故宝钗入府当在转年之春夏无疑。住于贾府后,经过“不上一月的日期”,始皆熟识。故第五回开头所叙,已是第八年之事,泛写钗、黛并至以后与宝玉三人间之关系,故本年无详叙处,亦无节令可按,推而始明也。
“因东边宁府中花园内梅花盛开”,注意此为第八年之冬,非黛玉入府之冬。
秦氏云:“不怕他恼,他能多大了,就忌讳这些个?”可见宝玉时尚稚幼。
宝玉云:“况且年纪尚小,不知淫字为何物。”
第六回:袭人本是个聪明女子,年纪本又比宝玉大两岁,近来也渐通人事。”
按口气皆写小孩子,非青年男女。脂批云:“一段小儿女之态”,极为明白。“大两岁”,与前叙宝钗比薛蟠“小两岁”正同,不必拘定“二岁”;袭人本年似为十二岁,详后。
……
……
就截取这八年吧。
我们论证的切入点,首先就是这个“小两岁”,到底是不是“小二岁”。
周汝昌老先生说,两岁,不是二岁,不能认定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