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
刘文锋所部以雷霆万钧之势,攻破彰义门,一度兵锋直指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
此役,共计歼灭日军一万七千余人,自身伤亡三千余人。
这个战果,不可谓不辉煌。
尤其是在日军拥有坚固城防和巷战优势的情况下,能取得如此战绩,足以让任何一支军队感到骄傲。
而在晋省战场,由于国府那道荒唐的“放水”命令,导致对日军的围歼功亏一篑。
但即便如此,在李云龙部苍龙陆战队的死守和八路军的侧面袭扰下,试图突围的日军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据不完全统计,筱冢义男指挥的日军主力,在晋省战场伤亡高达七万余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被李云龙的部队和后续得到刘文锋补给的八路部队造成的。
筱冢义男本人,也在突围过程中被一颗不知道从哪里飞来的流弹击中,虽然没有毙命,但也身受重伤,狼狈逃窜。
如果不是国府高层从中作梗,日军在晋省的主力,恐怕真的要被刘文锋和八路联手包了饺子。
除了歼敌数量惊人之外,刘文锋部此番出击,最大的战略收获,便是成功收复了渤海湾沿岸大半的海岸线,包括津门、塘沽等重要港口。
这意味着,刘文锋的海军,终于有了一个稳固的基地,可以扼守渤海咽喉,随时威胁华北日军的海上补给线。
从军事角度来看,刘文锋这一仗,绝对是赚了个盆满钵满。
然而,与辉煌战果相伴的,却是铺天盖地的骂名。
刘文锋炮轰彰义门,波及上万平民;后续又下令炮击北平内城,导致大量无辜百姓伤亡。
这些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全国,乃至全世界。
一时间,国内外舆论哗然。
“屠夫!”
“杀人狂!”
“毫无人性的刽子手!”
“名为抗日,实为残害同胞!”
各种恶毒的标签,如同雪片般贴在了刘文锋的身上。
曾经将他视为抗日英雄,杀神偶像的民众,在血淋淋的事实面前,也动摇了。
报纸上,那些曾经吹捧他战功的版面,如今换成了对他暴行的控诉和谴责。
渝城方面,国府高层更是抓住这个机会,大做文章。
他们一边假惺惺地表示对北平受难同胞的哀悼,一边严厉谴责刘文锋的“战争罪行”,甚至暗示要将其送上军事法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