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长,是为了拍市工业局大领导的马屁,才让采购部的采购员,下乡去收河鲜。
李浪对官场里这些门道不感兴趣,但他看张卫民这么激动,就知道这活儿要是办成了,张卫民肯定有好处拿!
“懂了吧?你这些河鲜,今个儿可是帮叔一个大忙了!”
“叔在附近几个村子转了一圈,都没收到大鱼,”
“听卫国说你小子钓到了一百多斤大鱼,这才专门过来找你。”
张卫民看着李浪,笑呵呵说道。
这小子真大方,十斤的大鲤鱼,说送卫国就送了。
这一点,他就很欣赏李浪。
对兄弟大方,说明做人可以的,人品这方面,杠杠的!
“卫民叔,你要是喜欢这一袋子鱼,我就低价卖你了。”李浪开口。
张卫民今天送的一批物资,全部加起来也要十块打底,他做人有数,卫民叔这么有诚意,他不好再漫天要价。
“瞎说啥呢!”
“刚才不是说了吗?公是公,私是私!”
“花钱跟你买鱼的又不是我,是我们厂子。”
“你这半袋子的大鱼,我全要了,按照市场最高价收了。”
“咱们松花江的河鲜,那滋味,可不是菜市场那些养殖鱼能比的!”
张卫民笑呵呵说道。
他大手一挥,从裤兜口袋里,掏出一沓钱。
“这麻袋里的鱼,一共多少斤?”张卫民手指沾了点口水,一边数钱一边问。
“没算过,估计有个百来斤吧。”李浪随口回道。
“这样,大海哥,你去找个杆子秤,咱们量一下。”
杆子秤,是这个年代常见的计量工具,
大多数用木棍子制成,里面雕着秤花,每十个小秤花,就是一斤。
李大海“哦”了一声,很快跑去了厨房,拿来了秤和秤砣。
他也是个老猎户,经常和野兽打交道,狩猎队打到了肉,就要分肉,这分肉,每家每户分多少,那是有讲究的,
必须精确到几斤几两,
不然这家多分了二两,那家多分了半斤,
村民们可是要吵架的!
于是,秤和秤砣就派上用场了。
李浪正好有一个杆子秤,还是他爷爷传下来的,老古董了。
李大海把挂钩扣在麻袋上,又去找了个扁担,穿在杆子秤上的圆圈上,把秤砣穿了进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