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几位心腹将领调往了遥远的边疆;又以地方治理需要人才为由,将杨素在朝堂上的几位得力文官派往了偏远的郡县。这一举措看似平常,却如同斩断了杨素伸向朝堂的触角,让他在朝中的势力瞬间受到了削弱。
杨素很快察觉到了杨广的动作,心中又惊又怒。他意识到,自己的一举一动早已被杨广掌控,自己就像一只被困在蜘蛛网中的苍蝇,无论怎么挣扎,都难以逃脱。但他并未就此罢休,反而加快了自己的谋划步伐。他深知,自己已经没有退路,如果不尽快采取行动,等待他的必将是灭顶之灾。他开始秘密联络一些对杨广统治心怀不满的官员,试图组建一个更为庞大的反抗联盟。他利用自己的人脉和影响力,四处游说,煽动那些官员与他一起对抗杨广。他向他们承诺,一旦成功推翻杨广,他们将共享荣华富贵。
然而,杨素的每一步行动,都在杨广的掌握之中。杨广一边继续推进大运河的建设,一边密切关注着长安的局势。他如同一位高明的棋手,在棋盘上精心布局,等待着杨素犯错。他不断地收到暗卫送来的情报,对杨素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他深知,对付杨素这样的对手,必须要耐心等待,等待最佳的时机,给予他致命一击。
在一个看似平常的清晨,杨广突然下令,以谋反罪名将杨素的几位核心亲信逮捕。这一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长安朝堂炸开。官员们纷纷震惊不已,他们不敢相信,杨素的亲信竟然会谋反。杨素得知消息后,惊慌失措,但他仍心存侥幸,试图掩盖自己的罪行。他四处奔走,试图营救自己的亲信,但一切都是徒劳。
但杨广并未给他机会。紧接着,杨广又公布了一系列杨素暗中谋划的证据,这些证据详实而确凿,铁证如山。有杨素与亲信密谈的记录,有他们往来的信件,还有他们筹集资金、招募军队的证据。这些证据摆在众人面前,让杨素无从辩驳。在铁证面前,杨素彻底失去了反抗的能力,他的阴谋彻底败露。
最终,杨素被剥夺了一切官职与爵位,杨家的势力也在杨广的雷霆手段下被彻底瓦解。杨素被囚禁在狱中,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这场君臣之间的权谋较量,以杨广的胜利而告终。杨广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果断,成功地铲除了一个潜在的威胁,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经过此事,杨广更加坚定了自己改革的决心。他深知,在这复杂的朝堂局势中,唯有不断强化皇权,平衡各方势力,才能实现他心中的宏图大业。而大运河的开通,将为他的统治带来更多的机遇与可能。在洛阳的宫殿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