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行。或许有人会问,隋天子为何如此重视此次武举考试呢?只因当时的隋朝,虽坐拥千里江山,但在长久的太平之下,辽东的高句丽时常侵扰边境,江南的海寇也频繁作乱,搅得百姓不得安宁,朝廷急需一位良将来平定这些祸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话说到了正月十八日,苏定方收拾妥当,精神抖擞地前往武科场。只见科场周围,大旗迎风招展,鼓楼在四方高高耸立。校场中的小厮们手持小旗,时刻留意着时辰,以便及时报知,通知举子们做好准备。
苏定方抬眼望去,只见左右人头攒动,来自四海的举子们个个气宇轩昂,昂首挺胸。他们虽然面相各异,但都散发着一股英雄之气。苏定方见此情景,心中不禁感叹道:“常听师父说过,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山外青山楼外楼。今日在此比试,我定要使出平生所学,绝不能丢了颜面。倘若有哪个嘴快心黑之人,在背后对我宗族说三道四,那可真是羞煞人也。”于是,苏定方稳定心神,气运丹田,开始养精蓄锐,为即将到来的比试做好充分准备。
此时的场景,真可谓是:“诺大个京城,容得四海蛟龙聚;多少个英雄,却是谁敢奉黄旗?”
就在众人翘首以盼之际,知事官匆匆赶到五科场,高声演讲道:“各位举子们听好了,眼看就要到卯时了。本次武举的主试者,乃是周国公左祤卫将军宇文化及以及唐国公李渊。请诸位举子按照座位落座等待,所坐之位的旁边,有红旗书写着籍贯,大家按照乡籍入座即可。”
各场的举子们听了,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想要在这武科场上一展身手,来一场激烈的厮杀。
就在这时,铜锣轰然一响,报事的小厮扯着嗓子大声呼喊:“天下举子听真,卯时三刻已到,武场正式开科!”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从下面缓缓走来两匹马,马的旁边有黄罗伞盖遮阳。马上端坐的,正是周国公宇文化及和唐国公李渊。
这宇文化及本是前朝周太祖文皇帝的从侄,自幼便深受太祖的宠爱。待他长大成人后,被任命为武将。此人虽多有谋略,但为人奸狡,心胸狭隘,妒忌忠良。在朝中,许多佞臣奸党都是他的门生。由于他深受天子宠信,天子特恢复前朝国号,封他为周国公。
苏定方仔细打量着二人。只见他们都在四十多岁的年纪,走在前面骑青马的宇文化及,身高八尺,身形如一条水蛇般纤细,面色白皙,却带着几分油粉气,一双三角眼闪烁着狡黠的光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