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一生在三国历史的天空像一颗流星一样划过,并没有最终成就一番事业。不过,由于他的出现,对当时的政治和军事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制造了三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三大变局。
\n
董卓进京之后,东汉政治军事势力迅速分化,一派为董卓为首的凉州军团控制的中央政治军事集团,另一派为袁绍为首的地方反对势力关东军团。而在这两大军团的对峙中,集团内部也是矛盾重重。作为中**政治集团,主要表现在迁都长安后,董卓的军人政治与东汉的文人政治之间的强烈冲突。由于关东军团的作壁上观,董卓更加势无忌惮,为所欲为。由于董卓的滥施淫威、心狠手辣,引起了朝廷文武的强烈不满。于是司徒王允联合吕布除掉了董卓,不过随即又被董卓的余党驱逐,吕布开始了他的东奔之路。
\n
京都之变的影响是分化了以董卓为首的凉州军团,这为曹操的进一步瓦解关中势力作了很好的铺垫。历史的重心开始随着他的东奔而向东移动。
\n
吕布首先想到的便是袁绍、袁术兄弟,他以为凭借他诛董卓之功,并且因此报复了董卓杀害袁家之仇,袁氏兄弟应该对他感恩戴德,哪知袁氏兄弟只是把他当作为其个人利益卖命的猎狗。吕布屡屡逃过了他们对他的暗算,最后投奔了河内张杨。由于他与张邈建交,引起了袁绍对张邈的进一步怨恨。
\n
张邈与袁绍曹操都是好朋友,曾经因为正言责备袁绍而引起了袁绍的怨恨,袁绍示意曹操杀掉张邈,但遭到了曹操的拒绝。由于与吕布建交再一次触怒了袁绍,张邈担心曹操终究会杀他,于是趁曹操第二次东征徐州的时候,他联合陈宫、王楷、许汜等人,引吕布入东群,发动了反抗曹操的兖州事变。弄得曹操只剩下了鄄城、范、东阿三座城池。在荀彧、夏侯敦、程昱、韩浩等人的坚持下,曹操回军除叛,把吕布赶跑。吕布东奔徐州。
\n
兖州之变的影响是动摇了曹操集团的统治。使得曹操不得不改弦易辙,最终定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计策。
\n
曹操两次征讨徐州,便宜了刘备。刘备奉公孙瓒之命帮助陶谦抵抗曹操,在陶谦死后坐领徐州。引起了袁术的不满,袁刘军队僵持于盱眙和怀阴。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