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满,像块正在愈合的伤口。
当银灰色制服的身影消失在档案馆的走廊尽头,林夏收起全息投影,发现《郑和航海图》的边角处,有个极小的六芒星水印——显然是牛顿在研究这份图时留下的标记。三百年前的智者早已将东方的牵星术与西方的轨道计算融会贯通,而篡改者的狭隘,恰恰在于只取了自己想要的碎片。
离开剑桥时,陈默的电子屏显示全球磁场异常区的角度都已恢复正常。林夏望着夜空中的钩星,它的光芒穿越六百年,既照亮过郑和的宝船,也指引着现代人修正轨道。她知道,真正的智慧从不是死守某个数值,而是像牵星术那样,永远保持对变化的敏感,在动态中寻找平衡——就像51.2度与47.2度的差别,从来不是对错之争,是是否懂得,宇宙的答案,永远写在流动的星轨上。
档案馆的警报声刺破恒温库房的寂静,像支淬了冰的箭。林夏的量子扫描仪还悬在1712年的羊皮纸上,蓝光在应急灯的白光里洇出冷斑。五个银灰色制服的身影堵住门口,为首女人的徽章在阴影里闪着金属光——“全球防御理事会”的蛇杖徽记,蛇眼竟是两颗微型璇玑玉,折射出与南京地陷现场同源的蓝光。
“跨文明武器?”林夏的指尖悄悄扣住青铜权杖的凹槽,杖头石榴石的温度正随着周围磁场升高,“你们把牛顿和哈雷的彗星轨道记录,说成武器参数?”她注意到女人虹膜里的蓝光频率,与璇玑玉在强磁场下的共振频率完全一致,像两盏被远程操控的灯。
女人的合金箱“咔嗒”展开,浑天仪的铜环在蓝光中自转,最内层的璇玑环刻着11.2度,与量子护盾的篡改阈值吻合。“剑桥地窖出土的原件里,藏着2099年的崩溃预警。”她的声音通过骨传导震颤着空气,每个字都带着金属共鸣,“太阳活动峰年与哈雷彗星回归重叠,原始参数会让护盾在双重冲击下解体,就像1421年郑和舰队遇到的‘双潮叠加’,不调整航向就会触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陈默的电子屏突然弹出红色警报:全球防御理事会的中央系统正在强制同步篡改参数,南京地陷区的量子护盾已经开始降低能量输出,向11.2特斯拉逼近。“这是假的叠加模型!”他将实时观测数据投射到墙上,太阳与彗星的能量流实际呈60度夹角,符合六芒星的平衡角度,“你们把矢量相加改成了标量相加,故意制造1+1=3的假象!”
浑天仪的铜环突然加速旋转,女人虹膜里的蓝光变得刺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