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地窖的石墙突然渗出蓝光,与浑天仪的铜环产生共振。林夏发现墙缝里嵌着更多璇玑玉碎片,拼接后显露出幅星图,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南京明故宫的方向,斗魁的四颗星组成个微型六芒星,与牛顿的能量阵标记吻合。“哈雷和牛顿当年就藏在这里。”她摸着星图上的磨损痕迹,“他们用牵星术的单位标注浑天仪,是怕欧洲的激进派看懂,却坚信懂东方航海术的人终会破译。”
对接后的璇玑玉突然投射出段影像:1712年的三一学院地窖,哈雷正将《郑和航海图》的星轨数据刻进浑天仪底座,牛顿在一旁用希伯来字母标注能量参数。“当两种星图的语言能对话,错误的参数自会修正。”牛顿的声音透过三百年传来,他指着浑天仪的龙形支架,“龙有鳞甲,就像真理有不同的外衣,剥开欧洲的、东方的,里面的平衡之道始终如一。”
南京地陷区的实时监测突然传来警报,重组的璇玑玉让两地的量子纠缠态产生新的共振,但这次的共振频率是和谐的6单位,而非激进派想要的破坏性12单位。陈默调出能量转化曲线,地陷区的纠缠能量正在被浑天仪引导,顺着龙形支架的鳞甲纹路流动,最终注入剑桥地窖的石墙——那里的土壤含有大量磁铁矿,是天然的能量存储器。
“这才是‘天地之锁钥’的完整形态。”林夏看着太极图案的阴阳鱼开始旋转,阴鱼(南京)的能量流入阳鱼(剑桥),阳鱼的平衡参数反哺阴鱼,形成完美的循环,“1421年的牵星术和1712年的能量阵,本就是把锁的两半,分开时各有缺陷,合起来才是完整的密钥。”
浑天仪的铜环突然加速旋转,赤道环上的“六指”刻度开始闪烁。林夏想起南京地陷区的北极星观测数据,那里的北极星距天顶正好六指,与浑天仪的标注形成跨时空的呼应。“他们在三百年前就完成了校准。”她的声音带着敬畏,“用北极星的位置做基准,让东方的牵星术与西方的星轨计算,在同一个参照系里对话。”
当地窖的蓝光与南京地陷区的最后一缕纠缠能量完成共振,璇玑玉的太极图案渐渐隐去,只留下块完整的玉璧,上面同时刻着“牵星术”的指角刻度与牛顿的六芒星参数。陈默将玉璧的三维数据上传至全球数据库,标题用中英双语写着:“两种星图,一种平衡”。
离开三一学院时,阳光透过哥特式的花窗,在地面投下星芒状的光斑。林夏手里握着那块完整的璇玑玉,玉璧的温度正好是人体的37度,像块有生命的石头。她知道,浑天仪的共振不仅连接了剑桥与南京,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7页 / 共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