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下降。艾略特神父气急败坏地朝着林夏开枪,子弹却被防护门弹开。“我在圣岩寺等你!”他的吼声被门彻底隔绝。
防护门后,林夏瘫坐在地上,手里紧紧攥着那片金属箔。阳光透过高窗照进来,在地上投下齿轮状的光斑,像极了牛顿日记里的图案。她知道,12月22日的决战不可避免,而牛顿留下的暗码,既是打开第九室的钥匙,也是拯救世界的密码。
“伊莱,”林夏站起身,眼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把量子护盾的参数调整一下,用希伯来数字Tet作为能量单位,Shin对应的周期作为启动频率。”她看着玻璃柜里的日记本,“我们要去圣岩寺,告诉牛顿,三百年后的人类,读懂了他的警告。”
伊莱点点头,开始在电脑上输入参数。屏幕上,量子护盾的能耗曲线与牛顿的太阳黑子曲线完美重叠,仿佛跨越三个世纪的对话,在数据的世界里达成了默契。林夏知道,这场围绕太阳周期的暗战,终将在圣岩寺的地下第九室,迎来最终的答案。而那些藏在希伯来字母里的秘密,就像太阳黑子的周期一样,早已在宇宙的法则里,写下了注定的结局。
剑桥图书馆的密室里,全息投影的蓝光映在林夏脸上,将希伯来字母“?????”(Shavua,周)与“?????”(Hesbon,计算)的投影悬浮在半空。她指尖微动,两个单词的字母如齿轮般转动,锯齿状的边缘在某个瞬间突然咬合,缺口严丝合缝,组成一幅完整的正弦曲线——谷值处标着“1715”,那是历史上着名的太阳黑子极小期,全球气温骤降,被称为“蒙德极小期”。
“就是这里!”伊莱的声音带着激动,他放大谷值区域,全息投影立刻显示出钕铁硼颗粒的动态——这些纳米级的晶体正从字母的墨迹里剥离,在谷值点凝聚成个指甲盖大小的模型,形似林夏团队研发的量子护盾,只是边缘多了九个凸起,每个凸起都刻着希伯来数字“?”(Tet)。
林夏调出太阳观测数据库,将1715年的太阳辐射强度输入模型。当数值与9个Tet单位重合的刹那,模型突然发出微弱的蓝光,表面浮现出一行小字:“极小期,护盾启”。
“牛顿早就知道!”林夏的指尖微微颤抖,“他用‘周’和‘计算’组合出周期规律,谷值处的护盾模型,就是应对太阳黑子极小期的方案。1715年的蒙德极小期,他可能真的启动过类似装置,才让全球降温没有持续更久。”
伊莱突然指向模型底部的纹路:“博士您看,这纹路和圣岩寺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