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
实验室的晨光中,《原理》的数字扫描件仍在全息屏上闪烁,球形模型的核心果核里,Ω=1的参数旁多了行新的批注,是林夏和陆明的笔迹重叠在一起:“最好的防御,是相信每个选择都有它的意义,就像宇宙的平坦,容得下所有可能的轨迹。”
小陈收起光谱仪时,发现仪器的记录里,球形护盾消失的最后时刻,所有量子点的自旋方向都变成了正向——只有第七颗星的量子点,仍在固执地反向旋转,像在说:总有颗星,会为你保留独特的轨迹,在茫茫宇宙中,成为彼此唯一的坐标。
第一章:墨里藏星:原子笔迹
林夏的目光落在模型的接缝处,那里的量子点排列略有偏移,形成一串罗马数字:“MDCLXXXVII”——1687年,《原理》出版的年份。她忽然明白,这些量子点不是被“放”进墨迹里的,而是牛顿在书写时,用某种未知技术“引导”碳原子排列而成的。
银镯的全息屏突然弹出牛顿炼金术手稿的扫描件,其中一页的“哲人石炼制步骤”,其实是操控碳原子排列的流程图:用特定频率的声波共振,让碳元素在冷却时按预设轨迹结晶。林夏的指尖划过“1687”的罗马数字,量子点突然发出规律的嗡鸣,频率与手稿记载的完全一致——老爵士当年,竟是用声波“写”下了这些原子密码。
实验室的声波探测器突然报警,楼下传来的低频噪音正在接近这个频率。小陈调出频谱图,噪音的波形与牛顿手稿的声波图高度相似,只是振幅更大,像在强行唤醒沉睡的碳原子:“是陆月的提取器!他们在模仿牛顿的技术!”他的显微镜捕捉到惊悚的画面:窗外的空气中,碳原子正在噪音的操控下聚集,形成微型六方格子,与护盾模型的接缝完全吻合。
“他们想让碳原子失控结晶,撑破实验室的空间。”林夏迅速将反相声波参数输入控制台,实验室的音响发出柔和的嗡鸣,与楼下的噪音相互抵消。量子点组成的罗马数字在反相声波中闪烁,显露出牛顿隐藏的后手:“当外来声波频率超过阈值,碳原子会逆向排列,形成时空屏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楼下的噪音突然增强,陆月的机械义眼透过窗户射出红光,在地面的六方格子上灼烧:“主脑说1687年的碳原子记忆着时空的原始参数,只要提取出来,就能重置所有错误!”她的提取器天线正在变形,末端的碳原子结晶成个微型苹果,与林夏的苹果化石形成对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0页 / 共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