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洞口仅容一人弯腰通过,往下走了约莫十丈,眼前豁然开朗。竟是间人工凿出的石室,四壁嵌着夜明珠,发出淡淡的青光,照亮了中央的石台上——摆着架缩小的浑天仪,铜环上的星图比钦天监那架更精细,天枢星的位置嵌着颗鸽卵大的晶石,在青光下流转着暗红的光。
“这是……”赵崇渊的呼吸骤然急促。晶石的光纹和1594年超新星遗迹的形状如出一辙,连边缘的淡红芒角都分毫不差。
“是‘星核’。”老马抚摸着晶石,指尖的温度让石头发烫,“当年那颗客星坠落在西域,我师父带着工匠挖了三个月才取出这东西。它能自己发热,把铁器吸得团团转。”
赵崇渊突然想起磁悬浮轨道的抗磁系数。-1.05×10??,这个数值恰好能抵消星核的吸力,让铜环悬空。原来浑天仪的设计不是凭空想象,是照着星核的特性造的。
“您的师父……”
“是位女先生。”老马的声音柔了些,夜明珠的光在他脸上晃出暖意,“她能看懂龟甲上的星图,说那是上古传下来的。”他指向石室北壁,那里刻着幅巨大的壁画,画中女子穿着兽皮裙,正用骨针在岩壁上刻画星轨,身边摆着架简陋的铜制仪器,形状竟和浑天仪有七分像。
壁画的角落刻着排奇怪的符号,既不是梵文也不是波斯文,笔画像极了孩童的涂鸦,却隐隐构成了北斗七星的轮廓。赵崇渊凑近细看,发现符号间夹杂着几个甲骨文,拼起来是“羲和”二字——是上古神话中掌管日月的女神。
“女先生说,她是羲和的后人。”老马的树枝点在壁画女子的手上,那里握着块半透明的石头,正对着太阳,“这石头叫‘测天镜’,能看见星星的影子。她用这镜子看了三十年,画出的星图能算出十年后的星象。”
赵崇渊的心脏像被什么东西攥住了。上古时期就有能预测星象的仪器?那浑天仪根本不是永乐年的新作,是照着上古遗物仿制的!他突然想起浑天仪底座的暗格,里面的凹槽形状,刚好能放下壁画中那块测天镜。
“宇宙的能量……”他喃喃道,突然明白老者之前的话。那位女先生发现的,不是简单的星力,是能被引导、被利用的宇宙能量,就像用铜镜聚阳光取火。
“就像江河里的水。”老马指着壁画上的星轨,“顺着河道走,能灌溉良田;要是堵了,就会淹了村庄。”他的树枝划过超新星的位置,“这颗客星的能量最烈,像奔腾的洪水,女先生当年用测天镜引着它浇了西域的沙漠,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2页 / 共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