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营地被冷光灯照得惨白,赵莽将最后一本古籍重重拍在石桌上,扬起的灰尘在光束中翻滚如雾。泛黄的《万历野获编》边角处,蝇头小楷记载着"万历九年,泉州港突现番邦奇船,船身刻有日月星辰之纹,入水即化星屑",与他手中玛雅手抄本里的星图残片严丝合缝。
"看这个!"林晓雯突然将平板电脑转向众人,屏幕上同时显示着《天工开物》修订版与玛雅《波波尔·乌》。两本相隔万里的古籍中,竟都记载着"以人心为引,星辰为炉"的神秘锻造术。王教授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声音里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张居正很可能在泉州建立了秘密工坊,将明朝的铸剑技术与玛雅的量子锻造法结合。"
李阳盯着投影仪上的星核3D模型,突然注意到某个刻痕的弧度与《考成法》星图中的参宿四轨迹重合。当他用激光笔标出对应位置时,整个模型突然自动旋转,显露出隐藏在表面之下的微型星图——那是猎户座星云的实时投影。
"熵增不是简单的物理现象。"赵莽的声音在寂静的井底回荡,他调出从星核读取的量子记忆片段,"16世纪的玛雅祭司已经观测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异常波动,他们用血祭算法计算出,银河系中心正在形成一个吞噬秩序的熵洞。"画面中,祭司们将活人心脏浸入液态氦-3,跳动的心肌细胞竟与星核产生量子纠缠。
随着研究深入,更多惊世骇俗的真相浮出水面。在泉州出土的青花瓷碎片上,发现了用玛雅数字标注的熵值计算公式;西班牙传教士日记里,记载着明朝船队携带"能逆转沙漏的神秘器物"远航美洲。最关键的线索来自张居正的《张太岳集》未刊稿,其中一段被朱砂涂盖的文字在紫外线照射下显现:"欲破熵局,需寻星核之钥,以人心为薪,以科技为火。"
"所以西班牙殖民军的覆灭不是偶然。"王教授将全息投影切换到1521年的加勒比海,舰队残骸在量子涨落中分解的画面与星核的能量波动完美同步,"他们误触了星核的防御机制,《怒涛焚帆》中的怀表时空锚,本质是星核为防止熵增技术外泄设置的自毁程序。"
当真相逐渐拼凑完整,李阳突然感到后颈发凉。他的军用手表不知何时停在了16:02,正是星核首次显影张居正遗诏的时间。更诡异的是,所有队员携带的电子设备开始自动下载加密文件,解压后竟是用明朝官话撰写的《星核操作密卷》。
"我们被监视了。"赵莽的警告声未落,井底突然响起刺耳的蜂鸣。能量探测仪显示,七公里外的丛林深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