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江砚的量子定位器突然剧烈震动,她低头看见设备屏幕上浮现出倒计时——当海底银锭的总重量达到某个数值,整个海域的量子场将产生不可逆的坍缩。而此刻,科考船的声呐系统再次捕捉到异常信号:在沉船残骸深处,一个散发着幽蓝光芒的青铜怀表正在缓缓转动,表盖上的光谱纹路,竟与她祖父临终前塞给她的旧怀表残片如出一辙。
"他们来了。"江砚的低语被突然爆发的电磁脉冲淹没。船舱外的海水开始沸腾,无数道光谱从银锭表面射出,在空中交织成巨大的星图。而在星图中心,阿姆斯特丹的城市轮廓若隐若现,十七世纪的钟楼与现代量子建筑重叠,仿佛两个时空正在强行融合。
第二章:古籍惊现
莱顿大学图书馆地下三层,林夏的指尖拂过布满铜绿的雕花铁门。量子锁在她掌纹识别成功的瞬间发出嗡鸣,尘封百年的密室涌出带着霉味的寒气,陈列架上数以千计的羊皮卷在冷光灯下泛着诡异的幽光。作为专攻大航海时代历史的学者,她曾无数次在史料中瞥见《怒涛焚帆》的只言片语,却从未想过这本传说中的禁书,竟藏在大学图书馆最隐秘的角落。
当她抽出标着"1652年航海密档"的皮质卷轴时,心脏几乎要撞破肋骨。泛黄的羊皮纸上,烫金的东印度公司徽标已氧化成暗红,开篇第一句用荷兰语写着:"以白银为血,以时空为舟,吾辈将开辟新的应许之地。"文字下方,是一幅精细的机械绘图——名为"时空怀表"的装置占据了整页篇幅,齿轮咬合处标注着密密麻麻的量子公式,指针末端的锚形图案,与鬼海沉船银锭上的光谱图腾如出一辙。
"这根本不是历史文献..."林夏的呼吸在防护面罩上凝成白雾。她迅速将古籍扫描件传输至量子计算机,当数据库调出鬼海光谱密码的解析结果时,两组数据竟产生了量子纠缠般的共鸣。怀表齿轮的排列方式、运转频率,与银锭光谱条纹的震荡周期分毫不差,仿佛跨越四百年的时空,两个神秘存在正通过量子共振进行对话。
翻至古籍末页,一张折叠的航海图滑落而出。朱砂绘制的航线从阿姆斯特丹出发,沿着真实的东印度贸易路线蜿蜒,却在越过好望角后突然转向,箭头直指深邃的宇宙。在航线终点,林夏用紫外线灯照射,显现出淡紫色的星图——那片星域的坐标,与半人马座比邻星的方位完全重合。
图书馆的应急灯突然转为红色,林夏的量子通讯器炸响江砚的紧急呼叫:"海底的银锭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