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鬼海光谱密码
深海秘钥:时空裂隙下的星际迷局
近未来的太平洋洋面,科考船"沧溟号"在被称作"鬼海"的海域剧烈摇晃。量子考古学家林夏握紧船舷扶手,防护服下的量子定位器突然发出尖锐蜂鸣——声呐扫描显示,千米深海处有个散发着诡异光谱的金属物体,其能量波动模式竟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殖民徽标频率一致。
"这不可能是自然形成的。"她将光谱数据导入破译系统,屏幕上突然跳出十七世纪的荷兰语密文:"当十一万吨白银的罪孽沉淀海底,怀表指针将刺破时空帷幕。"舱内的深海探测机器人同步传回画面:锈迹斑斑的青铜怀表悬浮在巨大的银锭堆上方,表盖上镌刻的《怒涛焚帆》古籍图腾,与她在阿姆斯特丹博物馆见过的孤本残页完全吻合。
量子考古数据库突然自动启动,将全球所有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白银掠夺记录进行整合。当累计数值突破十一万吨的瞬间,整艘科考船的电子设备开始疯狂重启。林夏的视网膜投影显示,海底的怀表表面浮现出星图,而那些银锭竟在量子层面产生共振,形成通往半人马座的坐标雏形。
消息很快惊动了星际殖民管理局。全副武装的特派员登船时,林夏正在分析古籍残页的量子残影。她发现,《怒涛焚帆》中记载的不仅是时空传送术,更是某个高等星际文明为殖民地球埋下的"文明触发器"——东印度公司的白银掠夺,本质上是为激活时空锚积累能量。
深海探测进入白热化阶段,当机械臂触碰到怀表的刹那,整片海域突然陷入绝对寂静。量子纠缠通讯器传来刺耳的电流声,画面里闪过十七世纪阿姆斯特丹的街景:穿着华贵的商人正在清点白银,而他们身后的钟楼指针,竟与海底怀表的转动频率完全同步。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科考队的基因检测仪陆续报警。每个成员的线粒体DNA中,都检测出与怀表光谱同源的量子标记,这意味着他们的存在或许也是计划的一部分。林夏在古籍残页的紫外线照射下,发现了用荷兰语写的血字:"我们都是棋盘上的棋子,而棋手来自银河彼端。"
当最后一艘运载白银的货轮沉入鬼海,海底的时空锚终于启动。怀表的表盖弹开,内部的齿轮转动释放出紫色能量,阿姆斯特丹的城市轮廓在量子震荡中变得透明。星际殖民管理局的舰队紧急赶到时,只看到城市上空扭曲的时空漩涡,以及漩涡深处若隐若现的半人马座贸易站虚影。
林夏握紧从海底带回的怀表零件,上面的星图正在与她腕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