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晶体能量的不断攀升,她隐隐感觉到,某个足以颠覆人类认知的真相,正在黑暗中缓缓苏醒。
第四章:量子复苏
实验室的警报声尖锐刺耳,林微紧握着激光发射器的手微微颤抖。532nm的绿色激光精准地射向光子晶体,刹那间,晶体表面泛起诡异的涟漪,如同投入石子的湖面,向四周扩散出幽蓝的光晕。
被激光激发的光子晶体仿佛活了过来,将囚禁在其中的干细胞唤醒。原本静止的细胞开始剧烈震颤,端粒酶活性曲线突破了10?12秒的禁锢,疯狂跃动。细胞分裂的速度远超认知,每一次分裂都伴随着量子残影的迸发,在空中交织成复杂的图案。
突然,细胞释放出一道金色数据流,直冲实验室的主控电脑。林微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些数据自动解析、重组,最终在屏幕上形成一串大气编码程序。这不是地球上任何已知的编码体系,却与明代《永乐大典》残卷中某些神秘符号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随着程序的运行,全息投影中缓缓浮现出一张星图。无数星辰在虚空中闪烁,最终,一个特定的坐标被红色光点标记出来——赤经α=14h39m,赤纬δ=-60°50'。林微调出天文数据库进行比对,呼吸瞬间停滞:这是一个从未被人类观测到的类地行星坐标,位于远离太阳系的深空。
“那片星域......”助手声音发颤,“距离地球超过300光年,以人类现有的技术,根本不可能抵达。”但眼前的星图却如此清晰,甚至能看到目标行星表面的大陆轮廓和海洋分布,仿佛有人将真实场景直接投射到了他们面前。
更令人不安的是,大气编码程序还在持续运行,不断生成新的数据。林微注意到,这些数据与船旗上的光子晶体、干细胞线粒体中的外星同位素比例,存在着某种微妙的共振关系。难道八百年前的遣明使团,早已与这个遥远的类地行星建立了联系?
就在这时,培养舱中的干细胞停止了分裂,所有细胞突然集体转向星图的方向,如同朝圣的信徒。光子晶体的光芒逐渐黯淡,却在消失前将最后一段信息刻入实验室的量子存储器——一段由明代官话和未知外星语言混合而成的密语,翻译过来只有简单的几个字:“归途将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实验室陷入死寂,只有星图上的红色光点仍在闪烁。林微凝视着那个神秘的坐标,心中涌起无数疑问。这个来自深空的信号,究竟是邀请,还是警告?而随着量子复苏的完成,人类又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