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标建筑地下检测到异常低温场。”AI的机械音从骨传导耳机传来,“负73℃,与17世纪低温存储技术参数吻合。”
赵莽倒挂在绳索上,纳米切割器切开彩绘玻璃的瞬间,腐殖质与汞蒸汽混合的腥甜扑面而来。地窖台阶覆盖着百年苔藓,每走一步都能听见冰层挤压的呻吟。当战术手电照亮墙壁,他的瞳孔骤然收缩——那些用朱砂绘制的基因图谱,竟与北极蛇毒中嗜汞古菌的分子结构完全一致,而标注的拉丁文注释里,“活体超导体”的字样反复出现。
转过拐角的刹那,赵莽的呼吸停滞了。二十具冰棺整齐排列,每个透明容器中都沉睡着孩童。他们的皮肤泛着珍珠母贝般的虹彩,血管里流淌的银色流体仍在缓慢蠕动。冰棺顶部的青铜铭牌刻着编号与日期,最早的记录停留在1632年,最近的则是1947年。
“上帝啊...”赵莽踉跄着扶住汞泵基座,那台由青铜与陨铁铸造的庞然大物仍在发出微弱嗡鸣。管道中凝结的汞珠沿着谢尔宾斯基分形的凹槽滚动,而冰棺底部的导热管正深深插入孩童的后颈——他们的体温,至今仍维持着汞泵的超导状态。
当光束扫过墙角的铁柜,褪色的皮革日志封面上,猎户座的腰带三星刺目地灼烧着视网膜。赵莽颤抖着翻开脆化的纸页,1687年的字迹在霉斑中若隐若现:“第三十七号容器失效,需立即补充新血源。总督承诺从印加祭坛获取百名幼童,他们的纯净基因最适合改造...”
“这不是殖民掠夺,是星际采矿的前奏。”赵莽的声音在冰窖中回荡。日志记载着殖民者如何通过汞泵产生的量子纠缠,与猎户座悬臂的神秘文明建立联系,用地球的稀有元素换取反物质精炼技术。而那些被改造的孩童,不过是维持量子通道稳定的“生物电池”。
冰层突然发出裂帛般的声响,赵莽警觉转身,战术目镜捕捉到暗处的热源波动。三个身着银白色作战服的身影从阴影中浮现,面罩下的瞳孔闪烁着熟悉的菱形纹路——是“汞痕”组织。
“赵博士果然找到了这里。”为首者的声音经过电子变调,“1632年的汞泵原型机,比你在北极的实验室早了整整四个世纪。”
赵莽的手指扣住腰间的量子震荡枪:“你们还在用活体超导体?那些孩子...”
“文明的进步总要有人献祭。”对方举起手持终端,全息投影中浮现出全球量子网络的分布图,“看看东京地下三十米,看看纽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