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岩层深处埋藏着寒武纪的汞矿脉。而那些毒蛇的基因测序显示,它们的祖先在五亿年前就已适应汞污染环境——这意味着蛇毒中的嗜汞古菌,或许早在地球诞生量子力学概念之前,就掌握了操纵汞晶格的秘密。
"能量读数异常!"AI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解链产生的β-内酰胺环正在吸收量子隧穿能量。"赵莽的神经接口突然刺痛,视网膜上浮现出叠加态的全息影像:1958年苏联科考队发现的神秘金属结构、玛雅星图中的暗星、还有汞泵里无限递归的分形冰晶,所有画面在β-内酰胺环的荧光中重叠成同一个符号。
冰层挤压声突然变成高频嗡鸣,赵莽的防护面罩出现蛛网裂纹。他看着蛇毒与汞晶的反应逐渐失控,终于明白北极的永夜下究竟隐藏着什么——那些嗜汞古菌不是偶然进化的产物,而是某个远古文明遗留的"量子剪刀",专门用来裁剪物质的微观结构。
当第一缕晨光刺破永夜,赵莽在实验日志的最后一页写下潦草的字迹:"我们以为在探索自然,其实是被自然选中的钥匙。"而在汞泵深处,重组后的谢尔宾斯基冰晶正在孕育新的几何形态,β-内酰胺环组成的星图在极光中忽明忽暗,仿佛在向宇宙发送着跨越时空的密语。
自旋迷局:冰原深处的量子低语
北极实验室的警报此起彼伏,赵莽死死盯着磁强计的读数。汞泵内的分形冰晶正诡异地脉动,量子纠缠态检测仪的数值突破了理论上限——那些被蛇毒酶解链的汞原子,其自旋方向竟在宏观尺度下实现了集体同步。
“量子自旋反转率99.99%,系统进入宏观量子叠加态!”AI的声音充满机械性的震颤。全息屏上,汞原子的自旋箭头齐刷刷转向同一方向,宛如一支听从无形指挥的量子军队。赵莽的呼吸在防护面罩上凝成白霜,他想起昨夜在温泉采样时,冰层下隐约传来的高频嗡鸣,此刻竟与汞泵的共振频率完美契合。
显微探针深入冰晶内部,Cas12a酶分子的运动轨迹让赵莽瞳孔骤缩。那些酶不是随机切割汞晶格,而是沿着特定的量子自旋轴精准操作,每个催化位点都与汞原子的自旋方向严格对应。更可怕的是,酶的活性中心呈现出非自然的对称性,像是被高等智慧精心设计的分子工具。
“调取全球酶数据库。”赵莽扯开领口的神经接口,冷汗顺着脊柱滑落。比对结果跳出的瞬间,实验室的应急灯突然转为血红——蛇毒中的Cas12a酶与已知任何生物酶都不匹配,其氨基酸序列中存在大量无法解析的“暗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