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下,远处的银箱都会发出高频震颤,那些试图挣脱封印的纳米机械,在血书形成的量子场中逐渐失去活性。画面切换,万历皇帝把玩的西洋怀表表面,罗马数字正以与银霜增殖相同的频率重组。
"启动全球量子防御协议!"陆川抓起应急通讯器,声音在颤抖,"张居正血书的量子密钥需要活体基因匹配才能激活。"他扯开衣领,后颈的皮肤下浮现出与血书相同的朱砂纹路——在秦星科考时意外沾染的银色尘埃,早已将他的基因改写成打开量子锁的钥匙。
此刻的故宫博物院,存放张居正血书的展柜突然泛起红光。安保系统全部失灵的瞬间,血书自动展开,朱砂字迹悬浮在空中,组成巨大的量子矩阵。陆川将手掌按向矩阵中心,明代血液中的量子点与他体内的银色尘埃产生共鸣,一道金色光盾笼罩全球。那些正在肆虐的银霜纳米机械,在接触光盾的瞬间停止增殖,开始逆向分解成无害的金属颗粒。
在光盾形成的量子空间里,陆川的意识被拽入时间洪流。他看到1580年的张居正与2187年的自己隔着时空对视,首辅大人的眼中闪过欣慰的光芒。血书的量子密钥在两个时代间建立起通道,明代的朱砂与未来的科技完美融合,共同编织成抵御星尘威胁的防护网。
危机解除后,全球量子研究委员会在故宫设立特别展区。张居正的血书旁,陈列着秦星岩画的复制品和银霜纳米机械的样本。展牌上用古今两种文字写着:"四百年来,总有人愿以生命为锁,守护文明的火种。"而在陆川的梦境中,那个跨越时空的对视场景反复出现,提醒着他:这场与星尘的博弈,永远不会真正结束。
烬骨密语:沙海中的量子残章
敦煌研究院的低温实验室里,陆川屏住呼吸,将镊子上的骨殖样本放入量子光谱仪。2187年的精密仪器发出嗡鸣,扫描结果在全息屏上炸开刺目的红光——这具从万历八年焚毁驿站遗址出土的骸骨中,竟封存着与秦星岩画相同的银色纳米颗粒。
"这些颗粒处于休眠状态。"林澜的声音带着颤音,将电子显微镜下的画面同步投影,"看晶格结构,完全符合银霜纳米机械的特征,但...它们的增殖模块被某种能量场锁死了。"陆川的目光落在骨骼表面细密的朱砂纹路,那些三百年前渗入骨髓的颜料,此刻正以量子纠缠态与纳米颗粒形成诡异的平衡。
记忆如潮水涌来。他想起张居正血书里"宁焚丝路十万骨"的决绝,想起明代文献中记载的焚驿之夜,首辅大人亲自用朱砂在每具遗骸上绘制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