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计划"、2010年的量子纠缠实验,所有失败案例的实验体都出现了相同症状:记忆被陌生的历史片段覆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实验室的警报突然炸响。监控画面里,参与复现实验的士兵们集体抱头惨叫,他们瞳孔中的银蓝色光芒与陆川血液中的量子点产生共振。医疗舱的脑电波监测仪疯狂跳动,显示他们的海马体正在经历高频改写,植入的记忆片段中,竟包含着《怒涛焚帆》作者的临终视角——那位葡萄牙船长在点燃信标的瞬间,看到了自己三百年后的葬身之地。
"他们在强行打开时空通道。"陆川抓起战术平板,将所有实验数据与航海日志交叉比对。当他将现代量子计算机的算法代入16世纪的星图公式,全息屏上炸开刺目的红光——信标的真正作用不是规避灾难,而是将文明的危机转移到其他时空。那些被记忆覆盖的士兵,不过是为即将崩溃的时间线寻找新的"容器"。
地下实验区传来爆炸声。陆川冲进隔离舱时,最后一名实验体正徒手撕裂金属墙壁,他皮肤下的银纹组成了与《怒涛焚帆》如出一辙的信标结构图。"别靠近!"林薇的警告被剧烈的电磁脉冲淹没,实验体转头看向陆川,开口说出的竟是明代官话:"钟声已响,观测者...该做选择了。"
时空在这一刻扭曲。陆川的视网膜上重叠着16世纪燃烧的舰队、现代失控的实验室,还有2150年即将撕裂的时空裂缝。他终于明白,《怒涛焚帆》根本不是航海日志,而是某个高等文明留下的警告——当人类试图用不成熟的技术操纵时空,就会成为历史循环中的牺牲品。
警报声戛然而止。实验体化作万千银蓝色光粒,在空中组成最后一个符号:一个被火焰环绕的沙漏。陆川握紧怀表残片,金属表面浮现出新的密文:"所有规避灾难的尝试,终将成为灾难本身"。而在基地深处,军方的量子信标实验仍在继续,却无人注意到,那些失控的时空涟漪,正悄然改写着每个人的命运轨迹。
砂时倒溯
实验室的量子监测仪突然爆发出刺目的红光,陆川盯着观察窗内翻涌的人造沙暴,后颈的银纹如活物般扭动。被锁在防爆箱内的葡萄牙怀表突然悬浮而起,表链上的锈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剥落,露出底下流转着幽蓝光芒的量子线路。
"能量读数突破临界值!"林薇的尖叫被电磁干扰撕成碎片。沙暴中的量子点模型开始逆向旋转,所有光轨如退潮的海水般缩回怀表表面。陆川的战术目镜自动过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