钥匙。"话音未落,实验室的金属地板突然裂解,银色光流喷涌而出,在空中勾勒出千佛洞梵钟的轮廓。
陆川的神经接口疯狂过载,无数记忆碎片在意识中炸开:他看到明代粟特商人用汞晶与外星生物交易,苏联科学家在切尔诺贝利意外唤醒量子信标,还有自己站在火星废墟上手持梵钟残片的画面。血液中的量子点剧烈沸腾,将他的DNA改写为跨越时空的通讯协议。
"阻止他们!"陆川的嘶吼震碎了培养舱的强化玻璃。他扑向失控的怀表,后腰的银纹与表盘产生共鸣,时空在他周围扭曲成克莱因瓶。当指尖触碰到表链的瞬间,整个实验室的时间流速开始紊乱,银发男人的身体分解成无数量子光点,而怀表表面浮现出最后一行讯息:"钟声已响,文明的选择,在观测者手中"。
三个月后,敦煌研究院收到匿名包裹。打开丝绒盒,一块刻有明代篆文的怀表链泛着冷光,旁边的羊皮纸上用血书写着:"所有时间都是量子叠加态,而我们,正在成为答案"。而此刻的陆川,正在地球某个未知角落,身体里的端粒酶量子点仍在持续运算,等待着下一次时空共振的召唤。
第二卷:量子沙暴的密码
沙暴密码
实验室穹顶的粒子发生器发出高频嗡鸣,陆川盯着观察窗内的人造沙暴,后颈的银纹突然灼烧起来。血液检测仪发出尖锐警报,那些蛰伏在红细胞间的端粒酶量子点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析出,顺着静脉涌向指尖。
"放大1000倍!"研究员林薇的声音在防辐射面罩后发颤。显微镜下,脱离人体的量子点如同活物,在沙暴的电磁乱流中重组。它们先是排列成明代算筹的形状,转瞬又化作千佛洞梵钟的符文,最终在沙暴中心凝聚成直径三米的银色立体模型——那是火星废墟上未被公开的金属建筑群,每个穹顶的弧度都精准对应着怀表齿轮的咬合角度。
"这不可能..."陆川的战术目镜自动扫描模型,视网膜上跳出与敦煌古籍完全一致的粟特文:"星链驿站,七匙启天"。人造沙暴突然失控,银色模型迸发出刺目的光芒,将实验室的铅墙灼出蜂窝状的孔洞。他看到自己的血液在沙暴中延展成量子线路,连接着地球上七个神秘坐标,其中一处正是当年打捞葡萄牙沉船的海域。
林薇的尖叫被电磁干扰吞没。量子点组成的模型开始自我迭代,浮现出12世纪女真萨满的祭祀场景,巫师手中的骨符与模型表面的纹路完美重合。陆川的神经接口突然涌入海量信息:这些量子点不仅是加密程序,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