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记点,标注着"星链驿站"。这些位置在任何历史文献中都未曾记载,却与她数据库里明代航海针经的暗码完全对应。
"青鸾!立刻解析冰晶坐标!"林深的声音在颤抖。AI的核心处理器发出高频嗡鸣,片刻后,全息投影上跳出令人震惊的信息:七个标记点分别位于青藏高原的冰川深处、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撒哈拉沙漠的地下空洞,甚至包括月球背面的陨石坑。更诡异的是,每个位置的地质结构都显示出非自然的量子共振特征。
就在此时,引力波监测站传来尖锐的警报。林深的神经接口瞬间接入全球天文台网络,来自天鹅座方向的引力波信号正在疯狂刷新数据库——其频率波动曲线,竟与敦煌莫高窟第329窟《飞天》壁画飘带的舞动轨迹完美重合。那些唐代画师笔下的流畅线条,此刻化作宇宙尺度的量子通讯协议。
"这不可能..."林深后退半步,撞上实验台。她想起《穹顶拍卖》中关于"汞通天地"的记载,突然意识到那些看似玄幻的炼金术描述,实则是对量子纠缠现象的古老认知。平流层的冰晶地图与引力波频率,或许正是明代智者预设的文明应答机制。
地面的汞蒸气突然沸腾,在沙地上蜿蜒出与冰晶地图相同的路线。林深蹲下身,发现汞液流经之处,浮现出用唐代小篆书写的密文:"星链七驿,纳天为算。波随仙袂,叩问星河。"这些文字与她在汞火遗址出土的丹炉铭文如出一辙,只是多了天鹅座方向的星图坐标。
"青鸾,对比天鹅座引力波与明代天文记录。"林深的指令刚下达,AI便投射出惊人的画面。明代钦天监的星象图中,天鹅座位置赫然标注着"玄波门",注解写道:"每逢荧惑守心,天鼓自鸣,其声应和敦煌仙乐。"而所谓"天鼓",此刻正以引力波的形式穿越1600光年,叩响地球文明的大门。
冰晶地图上的七个标记点突然同时亮起,形成跨越行星的量子网络。林深的神经接口涌入海量信息,显示每个"星链驿站"都埋藏着用纳米汞制造的量子信标。这些信标在卡帕型宇宙射线暴的激发下,正在与天鹅座的引力波产生共振,将丝绸之路的概念从地理层面升维到宇宙尺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局长!空间站监测到异常!"技术员的喊声带着哭腔。林深抬头,只见国际空间站的太阳能板阵列开始自动重组,排列成与冰晶地图相同的几何图案。更可怕的是,空间站的姿态发动机突然启动,开始向天鹅座方向发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