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能为大明朝带来祥瑞。
\n
听着不靠谱,但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n
在徐阶看来,这些不过是巧合而已。
\n
朱翊钧只是个两岁的孩子,他连什么是天灾都还不明白,更不明白气候赋予土地和百姓有着怎样的重大意义。他说了那些话,只是单纯想让皇爷爷高兴,又恰巧被他说中了。
\n
这些巧合再加上道士为了迎合嘉靖帝的喜好,说的那些不负责任的话,赋予了一个孩子,本不该有的神性。假如有一天,他的预言不再准确,那皇上又该如何看待他?
\n
徐阁老似乎操心得有点多,因为他对这个孩子、这个王朝的未来,也有期待。
\n
按照钦天监的推算,年后只要不再出现暴雪天气和持续低温情况,开春之后,冰封的运河就会逐渐融化,漕运也将恢复。
\n
这几天,上至皇帝,下到百姓,都因为难得的好天气,心情大好,唯独有一个人例外。
\n
准确的说,是一家人。
\n
那就是严嵩,严阁老家。
\n
事情还要从三个月前说起,他因为老婆病重,推举自己的小舅子任吏部尚书。可嘉靖帝看到欧阳必进的名字,大发雷霆。
\n
严嵩不死心,又上了一份密奏,言辞颇有威胁的意味。但嘉靖帝碍于情面,还是同意了他的请求。
\n
这说明他在皇上跟前仍然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严阁老盛宠还在,那些自诩正义,上疏弹劾他的人,都不过是找死而已。
\n
小舅子走马上任,官拜吏部尚书。得知这个好消息,严夫人的病也好转不少,好好调理,熬过这个冬天,就能转危为安,严嵩也该放心了。
\n
事实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