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七百六十七张催命符
洪武二十六年的元旦寒风,在奉天殿广场凝成了实质的冰墙。朱元璋那“公平”的宣判犹在耳畔回荡,“黔王朱允熥”的名字如同耻辱烙印,刻在在场每一个人的神经上。但更令人窒息的,是紧随其后由司礼监太监尖声宣读的具体投票规则。
弹幕如同被捅破的马蜂窝,嗡嗡炸响:
「投票细则来了!快听!」
「…十八岁以上亲王、公侯伯勋贵、在京四品以上文武…」
「等等!‘在京者’?!不是说还有一千多外官吗?」
「卧槽!洪武爷临时改规则!只限在京七百六十七人投票!」
「那些正好在京的外官:我尼玛…早知道装病不来了!现在抽自己嘴巴子还来得及吗?」
「洪武爷:省事!集中屠宰!效率高!」
「七百六十七张票…七百六十七张催命符啊!」
「允熥崽:很好,我的‘葬礼’宾客名单确定了…」
朱允熥跪在冰冷的阴影里,听着那太监毫无波澜的宣读,心底一片麻木的荒芜。
临时限定“在京者”?皇祖父果然算无遗策。那些分散在外的官员,多是地方三四品文官,影响力有限且难以即时操控。
将他们排除在外,既能保证投票“效率”,更能将这场血腥赌局牢牢控制在他朱元璋的眼皮底下,避免任何可能的意外串联。
那些恰好在京述职、办事的三四品外官,此刻怕不是悔青了肠子。
原本以为能参与“定鼎国本”是何等荣耀,此刻才知是羊入虎口,踏进了鬼门关。他们的命运,已然和这殿前七百六十七人绑在了一起,成了这场“公推”祭坛上,身不由己的祭品。
“总计七百六十七位大人,请依序至御前监察台,实名具折,荐举储君!”
太监尖利的声音如同丧钟,敲响了投票的序曲。
实名具折!
这四个字,如同四柄重锤,狠狠砸在所有人的心坎上!大殿死寂的空气被瞬间抽紧,无数倒吸冷气的声音清晰可闻!
弹幕瞬间被“实名”二字点爆:
「实名??????????????」
「我艹!!!!!!!!!!!!!!!」
「公开实名投票????洪武爷!你比纪委还狠!」
「这哪是投票?这是投名状!是生死状!」
「弃权?等于打皇帝脸?当场拖出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