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动,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忙碌之中。
这一变革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虽然直接影响并不是很大,但省市县镇乡村的划分却实实在在地与每一个大秦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随着政令的下达,各级官员们开始忙碌起来,他们要适应新的工作流程和职责,同时还要确保各项政策的顺利实施。
五相分权、十二司专责,每个衙署的职权范围都被明明白白写在竹简上,悬挂于官署正堂。而且随着管理体系的变更,一道诏书,更是让百官心惊,诏书末尾赫然写明:"诸司职掌,岁终考课,能者进,庸者退。"
这俨然是要对百官进行考核,而考核制度刚一推行,整个大秦官署便陷入前所未有的忙碌。治粟内史衙门的书吏们发现,他们再不能像从前那样,将陈年账册稍作修改便呈报上去——新设立的度支司派来的年轻郎官,正拿着标满朱砂记号的竹简逐项核对。更有人看见,素来以清谈闻名的几位博士,如今竟在值房里挑灯夜读,案头堆满了历年律令文书。
考核标准细致而严苛,涵盖政务处理、民生关怀、财政管理等诸多方面。那些平日里只知阿谀奉承、无所作为的官员,此刻如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
"听说少府属官昨日又被罢黜了三人。"散朝时,两名官员在宫道转角低声交谈,其中一人紧张地捻着腰间绶带,"那考核簿上连旬日告假的次数都记得清清楚楚..."
就在这时,突然有一个人插话进来,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好奇和惊讶:“你们听说那个叫赵平的事情了吗?”
其他人显然对这个话题并不陌生,其中一个人立刻回应道:“知道啊,现在谁还不知道那个赵平?他在地方任职多年,一直仗着和上级的关系,霸占着那些油水丰厚的职位,却从来不为老百姓做一点实事。”
这个人的话引起了其他人的共鸣,另一个人也插嘴说道:“可不是嘛!我听说当时考核官员去查账的时候,好多老百姓都自发地跑去堵住县衙,强烈要求严查赵平。结果一查,发现他简直就是个大贪官,横征暴敛,完全不顾老百姓的死活;而且他的账目更是一塌糊涂,漏洞百出,亏空数额巨大。”
接着,又有一个人说道:“更可笑的是,他居然还天真地跑去求他那个做郡守的姐夫,希望他姐夫能在外面替他说几句好话,真是太不自量力了。嘉阳公主连王绾和李斯这样的大官都能弄下去,可见这次考核绝对是动真格的,就是要把那些滥竽充数的家伙都揪出来。像赵平这种只知道混日子、不干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