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望极高。他的强硬态度,如同一把火,瞬间点燃了天下儒生的愤慨。
颍川荀氏公开宣称:“朝廷此举,与劫掠何异?”
齐鲁之地,数十名儒生聚集孔宅门前,日夜诵经,以示声援。
更有甚者,楚地儒生撰写檄文,痛斥赢无忧“毁圣贤之道,乱天下典籍”。
更棘手的是,原本已答应献书的几家大族,此时也纷纷反悔。
叔孙通冷眼旁观,私下对弟子道:“嘉阳公主这次,踢到铁板了。”
朝华宫内,烛火摇曳。
赢无忧面前摊开的纸张上,写满了各地儒生的抗议之言。她指尖轻轻敲击案几,神色沉静,唯有眸中暗流涌动。
翠儿低声道:“公主,若强行捉拿孔甲,恐怕会激起更大的反抗……”
赢无忧抬眸:“谁说我要捉他?”
她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向东方——那是曲阜的方向。
“孔甲要名声,我便给他名声。”她轻声道,“他要护道,我便让他知道,到底谁在真正毁道。”
三日后,咸阳城最繁华的市集中央,立起了一座高台。
台上,赢无忧亲自将一册竹简放入火盆。竹简燃烧,青烟升腾,围观人群哗然。
“嘉阳公主焚书?!”有儒生惊呼。
然而,当火焰渐熄时,赢无忧却从灰烬中取出一块完好无损的“竹简”——那竟是以特殊陶土烧制的仿品!
她高举“陶简”,朗声道:“诸位可见?此乃叔孙通‘校勘’后的《尚书》,其中删改七处,扭曲先贤本义!”
人群瞬间死寂。
她继续道:“孔甲拒交典籍,是怕朝廷篡改圣言。可如今篡改典籍的,恰恰是那些口口声声‘护道’之人!”
话音未落,属官已押上一名瑟瑟发抖的博士宫书吏——此人正是叔孙通的亲信,怀中还藏着几卷私自涂改的典籍。
消息传至曲阜,孔甲怔然良久。
弟子急切道:“老师,赢无忧这是离间之计!我们绝不能中计!”
孔甲却缓缓摇头:“若她所言属实……那些被篡改的典籍,岂不是比失传更可怕?”
当夜,月色如水,银辉洒在孔甲的书房中,显得格外宁静。然而,就在这静谧的时刻,一个身影却悄然坐在了孔甲的书桌前。
孔甲并不知道这个不速之客的到来,他像往常一样,轻轻地推开书房的门,准备享受这属于自己的宁静时光。然而,当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