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气,医师们忙碌地为病人抓药治病。
青楼小馆中,丝竹之声不绝于耳,歌女们的歌声婉转悠扬,吸引了众多文人雅士前来欣赏。茶舍里,人们悠闲地品尝着茶香,谈论着天下大事。
文玩字画店里,各种珍贵的文物和字画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这条街道充满了文化气息和生活气息。
找到一家药房买了大茴香,这东西不便宜五十钱才得一两,还有花椒这种东西价格也贵的离谱。
以前看书听说吴茱萸这东西可以代替辣椒,她也买了一点想着回去试试。
药房卖的这些东西都是当季新鲜的,这倒是让她很惊奇,不像现代基本上卖的都是晒干的。
她琢磨或许回去搞点这些调料的籽,单独种一下试试,要是能成那她以后就不用花这么贵的钱买这些调料了。
出城之前换回了破烂的衣服,出了城和张大安一起回了家。
第二日送完螃蟹又卖了几十个鸡蛋后,她找了个机会进了空间,昨天买的调料每样都搓出点籽,撒在田地里,浇了井水后她开始磨面粉。
有个驴或是骡子就好了......
认命的一圈圈磨面粉,待一碗面粉出来的时候她简直高兴的要蹦起来。
端着碗使劲嗅了嗅,小麦的香气让她迫不及待想蒸个馒头尝尝。
可这点面还不够,咬着牙使出吃奶的力气继续磨,直到一盆面的量她才赶紧加水和面。
在现代的时候蒸馒头她学过用温水,这样不需要发酵太久,加上温水她就把面放在院子里盖上她的新衣服,出空间去城门口找张大顺。
晚上张家吃的粟米蟹肉粥,这还是她将松仙楼招牌特色做了一遍,李桂香学会了后顿顿都这么做。
这段时间肉眼可见张家人气色都好了不少,尤其时元宝和张小米脸颊多少有了点肉。
现在天黑的早,虽不到冬季可这秋末的夜晚已经很冷了,可能因为挨着海边海风大的关系,总觉得这徭区比起榆州城内温度低多了。
每家每户的柴火收了一圈后她才回到空间,打开面盆面发酵的挺好,要是有白糖就更好了,白糖促进发酵,可惜这回还没有白糖呢。
哪怕有甘蔗也行,可榆城数北方,甘蔗这种东西应该都在南方区域了。
生火上蒸笼,没有案板只能在盆里揉吧揉吧,搓一个差不多的圆形放在蒸笼上。
当时她怎么没想着置办个桌子呢?好像她没怎么在空间煎炒烹炸,做的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