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
姚广孝面色平静,“小公子杨麟,天资聪颖,活泼可爱,深得明王殿下与徐大将军喜爱,视如己出。其在云溪,衣食无忧,更有名师教导文武之道,生活甚是安乐。”
“此间种种,想必秦将军亦已知晓。所谓‘久离父母膝下,终非长久之计’,不过是寻常人家之虑。然小公子乃将门虎子,未来国之栋梁,岂能因儿女情长而耽误了前程?”
“徐大将军戎马一生,兵法韬略,举世无双!由他亲自教导小公子,此乃千载难逢的机缘!岂是江州可比?张大人贸然接回,岂非…因小失大,误了小公子前程?”
他这番话,避重就轻,绝口不提扣押之事,反而将留下杨麟说成是对其“前程”的莫大恩惠,倒显得张良接人回去是“不识好歹”、“耽误孩子”了!
张良看着姚广孝,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这和尚,果然难缠!
“大师此言,看似有理,实则谬矣!”张良微微一笑,不疾不徐地反驳,“父母之爱,乃天性人伦!再好的教导,也替代不了父母的陪伴与关爱!杨麟小公子,乃杨将军与秦将军嫡亲骨血!其前程如何,自有其父母为其筹谋规划!岂容外人越俎代庖?况且…”
张良话锋一转,语气陡然变得锐利,
“老夫来时,杨再兴将军已在江州秣马厉兵!秦良玉将军更是忧心如焚,几欲提兵亲至!陛下虽顾念两家旧谊,不欲大动干戈,然…杨麟乃我大夏重臣之子!扣留不还,形同挑衅国威!陛下…能忍一时,能忍一世吗?!”
他刻意加重了“秣马厉兵”、“提兵亲至”、“挑衅国威”等词,威胁之意,昭然若揭!
姚广孝脸色不变,淡然道:“张大人言重了。云溪与大夏,乃兄弟之邦,何来挑衅之说?明王殿下与徐大将军对小公子爱护有加,何来扣留?”
“张大人如此危言耸听,莫非…是想破坏两家和睦?还是…大夏已按捺不住,欲对我云溪用兵了?”他反将一军,将破坏和平的帽子扣向张良。
张良冷笑一声,不再与姚广孝做口舌之争,目光直视朱标。
“明王殿下!老夫奉陛下旨意而来,只问殿下最后一句:杨麟小公子,殿下…是放,还是不放?!”
“若放,今日老夫便带其返回长安!两家情谊犹在!陛下承诺,既往不咎!”
“若不放…”张良的声音陡然拔高,“那便是视我大夏如无物!视陛下天威如草芥!殿下莫要以为,我大夏猛将…只有垂垂老矣的韩信、岳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