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我更加确信我们的教育理念是正确的,”一天晚上,李四对赵美琪感慨道,“给他们空间和信任,他们能展现出惊人的潜力。”
赵美琪点点头:“这正是我们一直倡导的,不是吗?教育不是塑造,而是引导;不是限制,而是释放。”
申请截止日期临近,孩子们的视频终于完成了。这是一部15分钟的短片,以“成长树”为核心意象,展示了橡树林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和学习环境。最打动人心的是,整个视频都是通过孩子们的视角和语言来表达的,真实而富有感染力。
“我们准备举行一个小型首映会,”李飞郑重的宣布,“邀请所有参与制作的同学、家长和老师一起观看,听取大家的反馈,然后做最后的调整。”
首映会当天,橡树林的活动室座无虚席。当大屏幕上出现片名《成长的树,探索的林》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视频开始于一颗种子的萌发,象征孩子的好奇心和潜能;接着展示“成长树”的构建过程,融入了李成才工作的珍贵画面,讲述木匠精神如何影响教育理念;然后是各种生动的学习场景,孩子们在实验、创作、探索中的专注和喜悦;最后,视频以一段学生自己的感言结束,表达他们在橡树林的收获和成长。
全片制作精良,情感真挚,既有专业水准的画面和剪辑,又保留了孩子们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当片尾字幕滚动,全场响起了长时间的掌声。
“太棒了!这比专业团队做的还要打动人心!”一位家长激动的说。
“这才是真正的教育,让孩子们的声音被听到,”另一位老师评价道。
首映会后,根据收集到的反馈,创意团队对视频进行了最后的修改和完善。最终版本不仅包括视频本身,还添加了背景资料、学生作品集和未来发展规划等补充材料,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申请包。
“我们真的做到了!”当李飞按下发送键,将申请材料提交到评选系统时,整个团队欢呼雀跃。无论结果如何,这个过程本身已经是一次宝贵的学习和成长经历。
申请提交后,是漫长的等待期。橡树林的日常教学和活动继续进行,但所有人心里都惦记着评选结果。
一天下午,李四正在给一群孩子讲解科学实验的原理,办公室的电话突然响起。
“李先生您好,我是教育部创新教育处的王主任,”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温和但正式的声音,“关于您提交的‘全国青少年创新教育示范基的’申请,我们的评审委员会有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