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手,减轻一些体力活的负担。”
李成才欣然接受,并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可以请李飞当我的小助手吗?如果不耽误他的学习的话。我……想多教他一些东西。”
李四明白父亲的心思——他想把自己的技艺传给孙子,在有限的时间里建立更深的联系。“当然可以,只要是在周末或者放学后的时间。”
就这样,一个特别的师徒关系建立了起来。每天放学后和周末,李飞都会到工作室,跟着爷爷学习木工技艺。开始只是递工具、量尺寸这样的简单任务,渐渐的,李飞开始学会使用各种工具,了解不同木材的特性,甚至能独立完成一些小部件的制作。
“爷爷,为什么这个部分要用樱桃木而不是橡木?”李飞好奇的问。
李成才耐心解释:“樱桃木纹理细腻,颜色温暖,随着时间会变的更深更美。橡木虽然结实,但纹理较粗,不适合这种需要精细触感的部件。木头啊,就像人一样,各有各的性格和用处。”
李飞若有所思:“就像我们班上的同学们,有的擅长数学,有的擅长艺术?”
李成才欣慰的点点头:“没错!正是这个道理。好的木匠不会强求一块木头成为它不适合的形状,而是发现并发挥它的特质。教育也是如此,不是吗?”
这些简单而深刻的对话,往往会被李四录下来,分享在直播和社交媒体上。这种跨越三代的智慧传递,打动了无数观众。
【这就是真正的家族传承啊,虽然相聚晚了,但情感的传递一点也不少】
【爷爷的木匠哲学好深刻,比很多育儿专家说的都实在】
【看到李飞这么专注学习的样子,就知道他的到了什么宝贵的东西】
随着工作的深入,“成长树”的轮廓逐渐显现。主干已经成形,粗壮而挺拔;主要分支也已安装,向四面八方延展。每一天,这件作品都在成长,仿佛有了生命一般。
然而,李成才的健康状况却在悄然恶化。起初只是工作一会儿就需要休息,后来开始出现持续的低烧和疼痛。他尽力掩饰这些症状,但逃不过李四和李飞敏锐的观察。
“爷爷,你脸色不太好,要不要休息一下?”李飞担忧的问。
李成才强撑着笑了笑:“没事,就是有点累。再坚持一会儿,这个转盘机关快完成了。”
李四悄悄请了一位护士每天来工作室,监测父亲的状况并提供必要的医疗支持。他也调整了自己的工作安排,尽可能多的陪伴在父亲身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