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速度,一会儿向上冲去,一会儿又横着飞了出去,周围的其他仪器设备也受到了影响,纷纷开始在空中跳起了“舞蹈”,整个舱内仿佛变成了一个奇幻的游乐场,充满了新奇与惊喜。 又比如,光速阈值也不再是固定不变的宇宙常数,在“时空隔离舱”内,人们可以根据实验的要求,将光速提高或者降低。当光速被提高时,整个舱内的光线传播变得异常迅速,原本需要一定时间才能传递到的信息,此刻瞬间就能抵达,使得一些基于光信号传输的实验能够在眨眼间完成,大大提高了研究的效率。科研人员们在进行光通信实验时,以往需要等待信号在长长的光纤中传输的漫长时间,现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光信号就像是瞬间移动一般,从一端到达了另一端,实验结果也能快速地呈现出来,让他们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数据分析和研究。 而当光速被降低时,光线就像是陷入了浓稠的沼泽之中,缓慢地挪动着,人们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光的传播轨迹,那一道道缓慢移动的光线,如同凝固在时间中的艺术线条,为科研人员们提供了观察光的本质以及各种光现象的绝佳机会。有一回,几位科研人员正在研究光的折射现象,他们特意将光速降低到了一个极低的程度,然后让一束光通过一块特制的三棱镜。只见那束光在进入三棱镜后,就像一个行动迟缓的老人,慢悠悠地沿着三棱镜的内部边缘移动着,光线的颜色在这个过程中被分解得格外清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依次排列,像是一条绚丽的彩带在空中缓缓飘荡,让科研人员们能够近距离地观察到每一个细微的变化,这在常规的宇宙环境中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这看似完美的“时空隔离舱”也不例外。由于舱外那混乱不堪的时间枝断裂带导致的时间流速差异,给进入舱内进行研究的人员带来了极大的潜在风险,其中最为严峻的便是精神分裂风险的激增。 在舱外,时间的流速毫无规律可言,有时候,在舱内仅仅过去了几分钟,可舱外的世界可能已经过去了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几个月。这种时间的巨大落差,对于人的精神感知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冲击。 当研究人员结束一次舱内的实验,走出“时空隔离舱”时,他们往往会发现,自己的思维仿佛还停留在舱内那自定义的物理法则世界里,一时间难以适应舱外那错乱的时间流速以及正常的物理环境。他们的眼神中会透露出一种迷茫与困惑,看着周围熟悉又陌生的景象,脑海中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时间感和空间感相互交织、冲突的情况。 有的研究人员会在不经意间,突然觉得自己好像同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