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所学的知识更多地侧重于如何更好地与“时间织机”建立联系,以及如何在献祭的那一刻,将自己的生命能量毫无保留地奉献出去,以确保整个过程能够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地为文明存续提供助力。 学校里,专门为他们开设的课程显得格外沉重和严肃,老师们的眼神中总是带着一丝怜悯与庄重,他们深知这些孩子未来的命运,却又无法改变什么,只能尽力传授给他们所需的知识。课堂上,会讲解关于“时间织机”的构造原理,那是一种复杂到让人头晕目眩的知识体系,涉及到高深的时间力学、量子能量学以及神秘的维度转换理论。老师们会拿着古老的典籍,上面记载着先辈们对“时间织机”的研究和使用记录,逐字逐句地解读着,学生们则认真地听着,虽然很多内容对于他们来说还太过深奥,但他们依然努力地去理解、去记忆,因为他们知道,这关乎着整个文明的未来,也关乎着自己最终的归宿。 除了理论知识,还会有实践演练,他们会被带到模拟的“时间织机”面前,那是一个按照真实装置等比例缩小的模型,虽然只是模型,却也散发着一种让人敬畏的气息。他们要学习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让自己的生命能量与“时间织机”的能量频率相契合,如何在献祭的过程中保持内心的平静,避免因恐惧或其他情绪干扰而影响能量的传递。每一次演练,都像是一次对命运的预演,让他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那份即将到来的沉重与悲壮。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百年时间跨度的感知能力也越发清晰和强烈。这种感知并非是一种简单的预见,而是一种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仿佛他们的意识可以在百年的时间长河中自由穿梭,见证着文明的兴衰起伏、历史的沧桑变迁。他们能看到岁月如何在时枝文明的建筑上留下痕迹,曾经辉煌壮丽的宫殿在时间的侵蚀下逐渐斑驳破旧,墙壁上的精美壁画慢慢褪色,砖石之间出现裂缝,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无情;能看到一代又一代的生命诞生、成长、老去,新生儿的啼哭声与老者的叹息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生命轮回的乐章;能看到科技的进步与倒退,新的发明创造让文明焕发出新的生机,而某些关键技术的失传又让文明陷入短暂的困境;战争与和平的交替上演,星际间的战火纷飞,战舰在宇宙中穿梭,激光束纵横交错,与和平时期人们安居乐业,城市中欢声笑语、歌舞升平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有这一切,都如同亲身经历一般,深深地烙印在他们的脑海之中。 然而,每当文明面临着诸如能量枯竭、时间维度出现不稳定等关乎存亡的重大危机时,他们便要挺身而出,肩负起那沉重而悲壮的使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