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儿女多读点书唯一的想法就是别做文盲,明事理。
考不上就考不上,大不了回来做生意,去学门手艺也行。
无论是学厨,理发、美容、缝纫还是修车,都是不错的职业,学成了糊口不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做哪行都比种地强。
“哎呦,真是稀客啊,大哥大嫂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爸妈还担心你们是不是找不到回村的路。”
刚走到自家晒坝,一家人就听到董勇弟媳妇不和谐的声音。
王招娣倚在一棵李子树上边晒太阳边嗑着南瓜子,脚边一地瓜子壳。
王招娣高高的颧骨上是一双掉三角眼,眉毛细长,嘴唇很薄,显得尖酸刻薄。
董勇是董家长子,村里的规矩,只要老人还在哪怕已经分家了兄弟也得在一起过年。
他们一家本来应该年在三十就回来吃团圆饭。
谁叫董勇发达了,而他弟弟妹妹还是穷光蛋,父母又毫无原则的偏向小的。
一开始是提出小儿子儿媳去店里帮忙。
包吃包住是应该的,工钱就比照城里的标准开。
那时候只有一个店,蒋英一个人就能忙得过来,有时董勇父子还会去做点帮人下货的活计。
蒋英吃多了撑的才会让小叔子和妯娌去店里帮忙。
那叫帮忙吗,那叫去捣乱。
还想包吃包住领工资,有这么好的事她早就给娘家了,还轮得到不会做人的二房两口子。
自打那次拒绝了公婆的要求,每次回村看他们都很不顺眼,哪怕拿了东西上门,说话还是阴阳怪气。
小叔子和妯娌以及小姑子也是酸话不断。
之后公婆直接狮子大开口,让他们两口子出钱给小叔子开个店。
那只用拿出一点小钱的口气听的人想笑,真当他们的钱是大风刮来的。
董勇没什么本事,但他是个典型的耙耳朵,媳妇说太阳往西边出来他都说是。
蒋英不愿意,他就坚决站在媳妇这一边。
老娘的眼泪,老爹的怒骂威胁都不能让他妥协。
那一次,半个村的人都围观了老董家的纠纷。
蒋英不喜欢没事给自己找不痛快。
以前端午、中秋、两方父母过生、过春节都会回来送礼,自那以后只有两方父母过生才回来,其他节日一家人开开心心在城里过。
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