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年9月26日,对于苏军来说,是一个噩梦般的日子。第一枚毒刺导弹在贾拉拉巴德上空绽放出耀眼的火球,就像是一颗流星划过夜空。一架苏军直升机瞬间被击中,冒着浓烟坠向地面。苏军飞行员跳伞时还在咒骂:“美国人卖军火连售后服务都包吗?”他的咒骂中充满了无奈与愤怒,不明白为什么阿富汗人突然拥有了如此先进的武器。
到1988年,340枚毒刺导弹共击落269架苏军飞机。每架坠机残骸旁,圣战者都用俄文喷漆写道:“来自卡尔·马克思的问候。”这看似幽默的话语,却充满了对苏军的嘲讽与反抗。毒刺导弹的出现,让苏军的空中优势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也让阿富汗圣战者们在战争中逐渐占据了主动。
四、帝国的流沙:血与石油的诅咒
在喀布尔的苏联军官俱乐部里,弥漫着一股浓烈的伏特加酒味。伏特加瓶堆成了克里姆林宫的形状,这一奇特的造型,仿佛是在象征着苏联在阿富汗的野心。第108摩托化师师长醉醺醺地坐在椅子上,满脸愁容地抱怨道:“我们占领了油田,但汽油还不够烧毁游击队村庄!”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无奈与沮丧,反映出苏联在阿富汗战争中的困境。
讽刺的是,苏联为了支撑这场战争,正疯狂开采西伯利亚石油换取外汇。西伯利亚那广袤的土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苏联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石油开采中,希望通过出口石油来获取足够的资金来维持战争的开销。然而,命运却对苏联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1982年,石油价格暴跌,每桶原油价格从40美元跌至10美元。这一巨大的价格落差,就像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让苏联的财政陷入了困境。帝国的财政血管开始崩裂,就像是一座摇摇欲坠的大厦,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
前线的年轻士兵们,在这场看不到希望的战争中,用更荒诞的方式表达着他们的抗议。有人给家信盖上古拉格群岛邮戳,古拉格群岛在苏联历史上是一个充满恐怖和苦难的地方,他们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战争的不满和对家乡的思念。有人在头盔上画切·格瓦拉头像,切·格瓦拉是一位着名的革命家,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对自由和正义的追求。而最绝的是工兵伊万,他把地雷改造成电烤炉,在战壕里烤馕饼。这一荒诞的举动,既让人感到可笑,又让人感到心酸。它反映出士兵们在战争中的无奈和对正常生活的渴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勃列日涅夫至死都不明白,为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