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他沉默不语,忽然没了同人说话的兴趣。
许清对李昀璟的低落的情绪看得一清二楚,却佯作不知,随口叮嘱了几句,便离开了东宫。
他是个谨慎的性子,将所有的宝都押在李昀璟身上,是因为他清楚,谋权之事最讲究的是“名正言顺”。
所以他从前选择先帝,现在选择的李昀璟,都是因为骨子里就觉得“太子”才是正统。
何况李昀璟这个太子,还是他一手教导长大的亲外甥。
他知道该怎么掌控李昀璟。
当晚,张文柏留下签字画押的供述,于狱中自缢。
接着朝野就热闹了,大家都在争这空出来的“大理寺卿”之位。
李彦成自然是想让自己看中的人顶替这个位置,可惜他着手提拔上来的几个寒门之士,尚不够格任辞职。
在这个问题上,各世家团结一致,是寸步不让。
可这位置若再次落到世家手里,张文柏的死便毫无意义。
如今朝野上,除了以许清为首的世家、屈指可数的寒门子弟便是那些看似不参与任何阵营,独善其身的武将们。
边境暂时安宁,他们看似没了用武之地,这么多年在李彦成联手世家的打压下,在朝野中的话语权不大。
他们都是齐司延的人,在这种“口水战”里,从来不发表任何言论。
全程都是事不关己的样子。
一片热火朝天的唇枪舌战里,在李彦成快要气昏在龙椅上时,齐司延主动请缨道:“臣愿暂代大理寺卿一职,直至有皇上称心如意的合适人选出现。”
他知道李彦成是想提拔寒门之士上位,奈何他们的品阶太低,直接升至大理寺卿之位,显得名不正言不顺。
在李彦成眼里,他是唯一能去担任此职,可以堵住世家之嘴,言官劝谏的“心腹”。
他用“暂代”一词,是在暗示李彦成,这是在给他时间,提拔培养自己的人。
这一幕在众世家大臣眼里,就是唱给他们听的一出戏。
整个朝野,无人不知道,现下李彦成最信任器重的人非定宁侯莫属。
是以,他们交换了一下眼神,已经开始在心中斟酌“定宁侯”无法胜任大理寺卿一职的说辞。
谁知李彦成却单手扶额,低垂着眉眼,谁也不看的摆摆手:“退朝吧,此事再议。”
殿内所有大臣的神色都非常微妙。
皇上没顺势应允定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