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上半场已结束,接着比下半场还是……?”鉴章先生询问。
沈淮和祝山卿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接着比。”
比试继续。
下半场的规则是:由主持出题,参赛者在特定时间内扣题作诗,第一轮由裁判评定,第二轮由鉴章先生品鉴,分出高下。
三题两胜,率先胜出两局者为赢家。
跟上半场一样,每一题都有小彩头。
许是作诗不仅要求结构完整、需要通过意境和情感表达、平仄韵律来平衡维度,相比对子的局部精准,诗的维度更高,所以下半场的彩头比上半场还要丰厚。
有前朝画圣的骏马图、江南上贡的凌烟锦、象牙扇。
鉴章先生提前透露彩头之后,全场一片哗然。
就连萧策都咂舌大手笔。
名画千金难求,这个不说大家都知道,可凌烟锦和象牙扇,并非有钱就能买到,你还得有身份才行。
脑袋瓜聪明的,立即想到十六公主。
同时又觉得十六公主倒霉,有这么个烂泥扶不上墙的小舅子。
鉴章先生开始出题,“下半场第一回,填一首裴公的《春江赋》,其他的没什么要求,但必须是现场填的,不得用以前的。”
裴公此人,十七岁高中状元,三十岁官拜户部尚书,四十一岁成为夏朝最年轻的相国。
他不仅是治世能臣,在诗画上的造诣,更是遥遥领先。
在夏朝,他是文臣楷模,受天下读书人膜拜称赞。
亦是沈淮的偶像。
世人流传:武将当如冠军侯,封狼居胥;文臣当效裴公,流芳百世。
一首《春江赋》,盖压大夏文坛百余年。
裴公留下的诗词不过十几首,但每一首都足够惊艳。
诗中的那种恢宏磅礴、辽阔境界无人能敌;诗中展现的豪迈胸襟、拼搏精神,既让读诗的人感受诗词之美,又能从中感悟到思想的力量。
后来人一直想超越,但胸襟和境界远远不如。
裴公的地位,至今无人撼动。
他的诗,已经突破前人的载体,形成自己的风格。
后世称其为裴氏荆体。
填词,不过是后人想沾染他老人家的文气罢了。
而填词的规则,上阙的前两句需要对仗,下阕也是如此。
这个对沈淮来说,不难。
但想要艳压祝山卿,很难!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