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几条腊肉装上。
接着是酒和腐乳。
喝酒可以暖身,腐乳可以配干粮吃。
黄氏和林氏则是准备被褥、衣物还有药。
药是镇上的谢老郎中配的,有风寒药、退烧药、咳嗽要等。
东西越装越多,最后马车都满了。
沈淮有些无奈,“都装满了,人坐哪?”
沈继业,“这次杏丫头也跟着去郡城瞧瞧,所以你爷爷去镇上借马车了。”
沈淮:“……”
到了晚上,沈杏偷偷进沈淮的房间。
“三郎,京城花销大,这些钱你拿着。”
看着递过来的荷包,沈淮没接,“二姐,我这两年攒了些钱,加上爹娘和爷爷奶奶准备的,够我在京城花销了。”
“我知道你攒了些钱,但你不是给大姐置办嫁妆了么,肯定也没剩多少了。再且,爷爷奶奶给那是他们的,我给的才算我的。”
沈杏硬塞给沈淮,“我这几年也攒了不少,给了你这些,我那还有呢。”
沈淮知道沈杏说的是真的。
犹豫了一会儿便接下荷包,“谢谢二姐。”
“哎,我们是亲姐弟,说这些就见外了。”沈杏摆摆手一副不在意的样子,“时候不早了,早点休息吧。”
沈杏出去后,沈淮打开荷包。
里面都是碎银子,一看就知道是攒了很久的。
大姐和二姐也就这两年才有作坊的分红,加上她们的月钱,一年大概有个十两左右。
可荷包里的碎银,不止十两。
沈淮突然觉得手沉。
心里也被二姐的爱占满。
十六这天,沈四爷带着大房、二房四房和一众族人来给沈淮送行。
“三郎,那边贵人多,你自己注意些,别让人给欺负了。”沈四爷站在新建的毛坯作坊下方,叮嘱道。
大叔公戳了戳拐杖,“族里还有我们几个老家伙呢,放心,那些钱我们会盯着,保证每一文都用在刀刃上。”
族里设了助学基金。
沈家每年出三十两银子,族里出五两(从黄芽菜那儿挪出来)。
七叔公,“你到了国子监,安心读书。”
“四爷爷,几位叔公,天气冷,就送到这里吧。”沈淮探出窗外对众人挥手,接着又对沈杨和沈林说,“你们两个也加把劲。”
“三哥放心,我们今年一定会过府试的。”沈林大声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