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就急吼吼的跑去作坊。
没多久,沈七刀和沈继业回来了。
“三郎,文书呢?”
“在这。”
沈七刀连忙接过文书,看到上面盖的郡城大印,连连说‘好’。
“爹,我们现在就去县里请人吧”沈继业很迫不及待,立马就套了沈淮的马车。
父子俩人急匆匆的换了身衣裳,就朝县城驰去。
消息很快传到族里。
当晚,沈四爷和几位叔公都来问。
“三郎,牌坊文书下来了?”
“下来了。”沈淮把文书递过去,“叔公,我爹和我爷爷已经去县里请人了,顺利的话,后天就能动工。”
“好好好!”叔公非常激动,“后天我让我家大孙子也过来帮忙,人多力量大,争取年前建好。”
第二天中午,施工队来了十几个人。
吃完午饭,他们就带着施工图去现场。
沈淮跟着一起过去。
沈四爷和叔公们听到消息后,也来了。
渐渐地,村头聚集了很多人。
“沈郎,你还考进士么?”工头看完场地转头就来了一句。
“不瞒大叔,我过完年就进京。”沈淮指着场地,“你看这地,除了可以建四柱的,还能建六柱的不?”
工头是聪明人,很快听出沈淮的言外之意。
“四柱绰绰有余,六柱的话,可能要拓宽路面,再把旁边的坑洼填平,这样显得整齐好看些。”
“这个没问题。”
接着,工头又去找沈七刀和沈继业讨论。
直到傍晚,大家才收工。
施工队人多,沈七刀把人安排到祠堂那边住。
村里陡然来了很多人。
大家都很关注。
知道沈家要建举人牌坊,顿时羡慕的不行。
天刚亮,村头就来了很多凑热闹的。
沈七刀点燃爆竹后,施工队开始挖地基。
沈淮看了一下,就回去翻醋缸了。
到了月底,醋缸完成发酵。
缸中的酸味很浓,也闻不到酒精味,而且料体摸起来有些温温的,这是发酵完成的表现。
接下来,得将缸中的醋醅压实,然后封缸,继续静置半个月以上。
这几天,沈家上下除了沈淮,其余人忙到起飞。
为了督建牌坊,几位叔公不顾天冷,每天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