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畔,沈淮叫沈金和沈木过来帮忙搬东西。
东西搬完,他让沈金和沈木安排那四个小厮丫鬟住宿,自己则是送谢护卫出去。
“大人都跟你说了吧?”
走到门口,谢护卫突然出声。
“都说了。”沈淮点点头,“你们先回去,等过完年,我就去找你们。”
“明年六月,老夫人七十大寿,你好好准备。”
说完这句话,谢护卫消失在黑夜中。
沈淮站在原地许久才转身进去。
“三哥,女的安排在后院那排小屋里 ,男的安排在灶房旁边杂房那边,你看可以吗?”沈金走过来汇报。
沈淮的重点却是,“你比我大,怎么叫我三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沈木说叫三公子好像有点生份,不如叫三哥来得亲切,我想来想去,也觉得叫三哥比较好。”
“要是我奶奶知道了,会说我的。”
“习惯就好。”
沈淮:“……”
接着沈金又问,“对了三哥,他们怎么安排?也是跟我们干活吗?”
“你跟沈木先带他们几天,等他们熟悉了我在另做安排。”
说完,抬脚进了东厢。
后天老师就回京了,该送什么好呢?
沈淮苦思冥想了一个晚上 ,决定睡醒之后去县学找李教谕帮忙。
“李教谕,早呀。”
李教谕看到沈淮一大清早的坐在自己公务的地方,有些意外。
“今日过来,是想请李教谕帮忙。”
“什么忙?”
“老师明日启程回京,我本想联合其他学子给老师写封感谢信的,可想想又觉得不妥,这才跑过来请教谕帮忙。”
“你是想以县学的名义?”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爽。
一点就通。
沈淮拱手作揖道,“劳烦李教谕了。”
“此事我应下了,等你老师启程,你得来县学一趟,有个事请你帮忙。”
“没问题。”
说好后,沈淮跟李教谕讨论感谢信的内容。
主要是以县学的角度去写,比如谢知县任职期间,捐献多少书籍,多少学生受惠,有多少人通过院试和县试,期间莅临多少次县学,做了什么重要讲话。
正文后面,需盖上县学印章。
后面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