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你就觉得自己赢不了他们?”
“弟子确实没把握。”
毕竟两家底蕴不一样,自小接触的资源也不一样。
未进县学时,除了学习四书五经,他看得最多的就是小魏夫子的藏书还有从林家抄来的‘资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课外’知识并不多。
墨香阁收录的诗词和文章,质量水平一般,比起翠山书院和桂江书院的差远了。
后来进了县学,接触的书籍才多起来。
直到拜师,所看书籍的含金量才有质的飞跃。
“可要说没有遗憾,那是假的。”沈淮推心置腹道,“回来的路上,弟子就在想,如果考前就有争第一的决心,结果是不是会不一样?
可惜世上没有如果,时光亦不可倒流回去。”
谢知县心下叹息。
觉得此事自己也有责任。
要是他从一开始就要求沈淮考第一,说不定这孩子为了师命往前冲。
就像行军打仗一样。
明知对方兵马强壮,为了身后的无数百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才能扭转局势,以少胜多。
人的潜力,往往是在高压中被激发出来。
“教不严,师之过,此事怪为师啊。”谢知县忍不住叹了一声。
师徒两年,他却不了解弟子的想法,只知一味的叫人背书写文章,而忽略了其他。
“此事怎能怪老师呢?”沈淮急道,“这些年,老师费劲心思帮弟子收集真题、牺牲自己的时间为弟子解惑,又在弟子身上投了大量珍贵书籍,才有弟子今日。
若有错,也是弟子的过错,还请老师不要自责。”
沈淮起身,九十度鞠躬。
“这里没别人,不必如此。”谢知县将扶沈淮扶起,“此次是我们高估了对方,低估了自己,下次的会试殿试,我们力争第一便是。”
沈淮“……”
老师,后面这句才是重点吧?
“只有站到最高处,你才会被更多人看到。”谢知县突然严肃起来,“待为师启程,你回家好好安排,务必赶在明年三月之前进京。
这期间,把为师留给你的书籍吃透。
国子监每月一考,连续三个月评优者,获得一等生身份,每月可享受廪米十二斗,膏火银二两,住上房。”
一斗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