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三郎就挨了风寒。
喝了两天的土偏方根本不管用,去医馆看了郎中,花了二百文才治好。”
大房的沈江,“这天气,得在板车上搭个布棚,挡挡风,不然小孩受不住的,得了风寒,抓药钱都比棚子贵。”
沈继业,“药钱贵的很,三四天的量就花去一百多两百文,要是挨个两三次,那就要紧咯。”
沈继亮,“魏家学堂冬天可以寄宿,但是每个月要多交三百文的伙食费。”
沈继业,“这么贵?”
沈继亮,“有婆子照顾一日三餐,夜里还有仆从守着,一个月三百文是贵了点,但跟孩子动不动就得风寒相比,勉强能接受。”
镇上就三家学堂,只有魏家学堂允许寄宿。
正是因为这点,沈继亮才让儿子去的。
进学前三年,启蒙束修是四两银子,这三年中,有学习潜力的,想继续读并且打算走科举一途的,束修另外算。
学堂实行分班制:甲、乙、丙三个学班,外加一个启蒙班。
丙班是从启蒙班上来的,束修一年六两;乙班七两;甲班八两。
据说甲班是考秀才的苗子。
魏家学堂,由魏家父子共同打理。
他们父子二人均是秀才功名,学堂开办至今已有十五年的历史。
无论是名声、口碑、还是师资力量,都比其他两家私塾好。
魏夫子是个老秀才,带甲班和乙班,小魏夫子带丙班和启蒙班。
今年科考,魏家学堂有一人考中秀才,一个童生,其他两家私塾,第一轮县试都没过。
熟强熟弱,一目了然。
而且魏家学堂还会针各班学生,进行观察和考核,不定期向家长汇报,让家长知道孩子的学习情况。
当然,好苗子会重点关照。
有科举潜力的,会私底下提点家长做长期准备。
对于学习不好,家庭条件又不行的,也会如实告知家长,让家长做选择,是继续学还是放弃。
说完魏家学堂,沈继亮又说了其他两家私塾的情况。
沈淮听了之后,都觉得比不上魏家学堂。
在教学上,魏家学堂因材施教,对学生和家长也及其负责。
当然,束修也比别家高。
这时候,天色渐暗。
饭菜也准备好了。
老母鸡和猪骨熬的汤底,刚端进堂屋,浓郁的香味就飘散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