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了晚上10点,由于没有光污染的缘故,再加上没有月亮的缘故,沙漠上空漆黑一片。
随着赵小侯一声令下,被放置在两处沙丘之间低凹处的行星殖民球瞬间就分解扩张开来。
前后不到半个小时,其就变成了一个直径超过50米的巨大金属建筑物。
之后其下伸出一根粗长的钻头,迅速向下钻去。
“行星殖民球下方590米处探测有可疑矿脉,钻头大约3个小时后抵达............”
此时2号智能AI正在给站在太空采集船指挥室里的众人介绍了起来。
不过即便要等上3个小时,大家还是没有离开指挥室,只不过2号智能AI控制着无人机械小车,给大家送来了咖啡,甜点,小吃等等,以防止大家精神疲惫。
实际上,就肉眼是看不到什么情况的。
不过太空采集船指挥室的3D投影上用仿真实的3D影像将行星殖民球的动静模仿了出来。
大家都能够看到那根钻头正在穿过沙层,岩石层,向下不断钻去。
3个小时之后,行星殖民球就返回了信息:“叮!发现含铁量61%的多金属复合型铁矿脉一条,总储量大约3.17亿吨............”
虽然这条铁矿脉的含铁量并不算太高,但由于其混合有其它多种金属,对于行星殖民球而言,价值还是不低的。
至少,能够让行星殖民球获得复制生产的金属材料。
这就是这颗行星殖民球的局限性所在了。
虽说这颗行星殖民球除了开采各种矿藏之外,还能够利用多种金属来复制自己的生产能力,但如果缺少一些金属的话,其复制自身生产能力就会变得效率比较低下。
因为有些设备生产在缺少一些金属的情况下,在性能精度等等方面肯定会降低很多。
但就开采矿藏这一条而言,行星殖民球应该是合格了。
很快,那条多金属复合型铁矿脉就被钻头逐一破碎,之后再由无人机械将破碎之后的矿石运输到行星殖民球内进一步破碎粉末化,分离,冶炼,之后钻头再对矿脉进行破碎。
如此反复,行星殖民球很快就产出了第一批金属锭。
这个时候,天色已经变得蒙蒙亮,赵小侯等一行人来到了行星殖民球内部,检测刚刚生产出来的各类金属锭。
随后,赵小侯又测试了一番行星殖民球的生产能力,让行星殖民球利用现有开采冶炼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