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来到了智能实验室。
这个黑色箱子里的几块高储量硬盘里放着大量设计图。
几乎就覆盖了山寨版万能工厂能够制作尺寸的80%科技产品。
赵小侯随后就将硬盘里的设计图全部输入了山寨版万能工厂。
到了这个时候,这台山寨版万能工厂才算是真正拥有了强大的生产能力。
经过专家们好几天的试制之后,他们随即就向上进行了汇报。
简单来说就是确认了这台万能工厂的确能够制造绝大多数的科技产品。
那位老院士极力向上要求采购两台万能工厂回去充当工业母机。
因为他发现万能工厂的制造精度很高,比大夏现有的那批工业母机还要高上好几个精度。
赵小侯倒也没有拒绝这个要求,但算了算成本之后,他发现这样一台山寨版万能工厂的造价居然达到了20亿一台。
这并不奇怪,毕竟这是实验室制造的第一台山寨版万能工厂,在各方面所产生的费用,都很高。
如果将山寨版万能工厂放在太空里生产的话,那么就能够将成本压缩到一个很低很低的程度。
赵小侯随后就让1号智能AI在太空里开始生产山寨版万能工厂的零配件。
他准备等这些零配件生产好之后,如果上面确定要采购山寨版万能工厂的话,那么就直接将零配件运输到需要安装的地方,直接进行组装。
毕竟山寨版万能工厂的体型太大了,组装成型之后,基本上没办法移动运输的。
并且就算是移动运输,也可能会因为碰撞等等导致内部出现一些问题。
安排好这些事情之后,赵小侯也就将精力投放到了行星殖民技术的补全之上。
这个是必须进行的研究。
虽说星际太空站也能够安排很多人类入驻,但相对于行星而言,星际太空站住着就没那么舒服了。
并且行星上的资源才是根本。
现在那些太空矿石提炼厂,太空农场所需要的资源,都是从小行星带乃至于木星开采的。
但小行星带的资源虽说对于现在的太空工业,农业而言近乎于无限,但实际上是有限的。
因而行星殖民技术的研究补全势在必行。
不过话说回来,这行星殖民技术的难度的确很高。
哪怕赵小侯已经研究出了山寨版万能工厂技术,现在想要补全行星殖民技术,也是极为困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