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对汉东各市的考察后,正式到京州上任,并召开了他主持的第一次常委会。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沙瑞金坐在首位,目光沉稳而锐利。常委们正襟危坐,等待着会议的开场。
“同志们,今天是我上任以来的第一次常委会,咱们直奔主题。”沙瑞金的声音低沉而有力,“赵立春同志留下了不少问题,其中就包括这 124 名干部的晋升任命。我初来乍到,对这些干部还不熟悉,所以暂时冻结这 124 名干部的晋升任命,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沙瑞金话音刚落,李达康便按捺不住,率先发言:“沙书记,我认为在这 124 名干部中,有些同志的提拔需要慎重考虑。比如说,祁同伟,他的一些行为实在是令人难以认同。老书记赵立春清明上坟的时候,他那真情流露的哭坟,实在是有损干部形象。”
李达康的话语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会议室里激起千层浪。众人的目光在李达康和高育良之间来回游移,气氛愈发紧张。
高育良心中一紧,他想起祁同伟提前的提醒,深知新书记此次是带着清理赵立春影子或影响力的使命而来。但他怎能让李达康就这样肆意攻击自己的得意门生?
高育良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沙书记,关于祁同伟这位同志,我还是有一定了解的。我认为不能仅凭一些表面现象就对他全盘否定。祁同伟出身农村,是一个有志青年。刚刚步入社会时,他的确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和领导的打压。大家想想,一个政法系的高材生,被故意分配到偏远乡镇,蹉跎了好几年。但他从未放弃,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高育良顿了顿,继续说道:“后来,祁同伟自愿申请去缉毒,在那危险重重的战场上,他身中三枪,却毫不退缩,依然与毒贩周旋,最终成功端了毒贩的老巢。这样的英勇事迹,在座的诸位,有几人能做到?他所经历的苦难和付出的努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高育良目光坚定地看向众人:“再看看达康书记,他是老师书记秘书出身,老师书记一路扶持,才有了今天在汉东常委的地位。而祁同伟,他的每一步都是靠自己的鲜血和汗水拼出来的。在这个和平年代,我们不能忽视他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李达康冷笑一声:“高育良书记,您这话说得可就偏袒了。祁同伟的问题难道就因为他曾经的功绩就能一笔勾销?他在工作中的种种表现,大家都有目共睹。为了升职,他不择手段,溜须拍马,毫无原则和底线。这样的人,怎么能担当重任?”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