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唐吐蕃,也就是唃厮啰政权。
其五代首领陇拶在宋军征讨青塘时,与诸首领开城投降。
随后他被送往汴京,见到了宋徽宗,被要求对付起兵反叛的父亲溪巴温,但未能成功。1105 年,陇拶再次入京,被赐名 “赵怀德”,受封为顺义郡王等职。
还有一个典型现象,便是宋军西北边军中的一个群体——蕃兵,一度成为对付西夏的重要力量。
如今,大宋、西夏均被昭国讨灭,昔日依附于两国的吐蕃部落,自然没了靠山,独立又难以立足,又不愿意走向统一,毕竟谁也不想伏低做小,让别人成为管辖自己的大首领。
所以,当昭军进军之时,青唐吐蕃直接选择投靠昭军,没有什么抵抗。
附近小部落不堪一击,试着对昭军反抗了一番,便也降了。
因此,昭军几乎没怎么费力,就将昔日临近大宋和西夏的吐蕃部落给纳入版图。
然后是接近黄头回纥的几个部落,也是抵抗无力,所以选择投降。
王进领兵一路向高原攀登,很快将兵锋逼近处于高原核心地带的拉萨王系。
吐蕃王朝末代赞普朗达玛于 842 年被刺杀后,其孙云丹与哦松争夺王位,引发内乱,随后吐蕃爆发民众大起义,吐蕃王国灭亡。
云丹死后,他的儿子赤德贡宁继位,逐渐在拉萨地区形成了拉萨王系。此后拉萨王系长期统治拉萨及周边地区。
如今,拉萨王借助在吐蕃诸部中逐渐兴起的藏传佛教(尤其是噶举派、萨迦派),成为维系部落认同的重要纽带。
宗教领袖(如活佛、高僧)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世俗首领,部分部落以宗教为核心形成联盟(如萨迦派与后藏部落的结合)。
佛教寺庙不仅是宗教活动场所,还兼具经济(占有土地、牲畜)和政治功能,成为部落权力的象征。
拉萨王借助其影响,对周边部落形成统一局面,但也把权力分给了宗教首领,形成互相依赖又争权夺利的存在。
但无论如何,高原核心地带,算是走向统一。
拉萨王一定程度上,能统辖这些部落,形成一股还算强大的力量,能一致对外抵抗入侵者。
只是,他们对昭军的认识,实在有限得很。
大部分是源于昭国攻灭宋国和西夏的消息,而且是从民间传过去的。
至于深处高原腹心的拉萨王政权,几乎没有主动派人打探昭国的情形。
反而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