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的规章制度,每年分别在夏季和秋季缴纳,一共两次。
对于缴纳赋税的具体时间,大明朝虽然相比较唐宋两朝更加宽松,可以最迟宽限足足六个月,但却会根据宽限的时间,予以对应的"罚没",也就是缴纳额外的赋税。
故此,对于家庭条件尚可的百姓可言,通常都是提前准备好足额的赋税,以免负担额外的数目。
但是对于靠着种地为生,需要在变卖粮食之后,方才能够凑齐钱款向朝廷缴纳赋税的农民而言,却时常要受到官府的"罚没"。
"刘进,我本来还以为你是个懂规矩的,"在听闻"工钱"的字眼之后,王头嘴角噙着的假笑瞬间荡然无存,其冰冷的眼神好使一条吐着信子的毒蛇,冷冷的注视着胸口不断起伏,似是有些不知所措的刘进:"这些事,也是你能够扫听的?"
"咱们织坊这些年来,何曾克扣过织工的工钱?"
听得此话,刘进的眼眸深处顿时涌现了一抹讥讽,但表面上却是不敢露出半点异样,反倒是更加小心翼翼:"王头说的是,咱们织坊一向是极有信用的.."
"那不就得了?"冷哼了一声,王头作势便准备转身离去,但念及眼前的刘进一向还算"懂事",听说与官府的那些差役们也有不菲的交情,又鬼使神差的停下了脚步,转而在刘进惊喜的眼神中说道:"有些事知道了,但一定给我烂在肚子里。"
"放心放心,小人知晓轻重。"以刘进的"人情世故",自是瞬间听懂了眼前"王头"的言外之意,原本有些萎靡和低沉的眸子瞬间炽热起来,各式各样的奉承不绝于口。
"最多再等个十天半月,上半年的工钱就能发了.."满意的点了点头之后,王头方才言简意赅的吐露出了一则不为人知的"秘辛"。
假若不是自家大爷早就吩咐过了,在燕王殿下待在杭州府的这段时间,一切以"求稳"为主,切不可出现半点差错,这些织工的工钱最少也能拖到年底在发放。
"得嘞,得嘞,还得是王头您疼苦我们。"在知晓自己的新婚妻子,下个月便能领到工钱之后,刘进顿时如释重负,心中不断盘算。
也不知是谁最先制定的规矩,凡是在杭州府织坊帮工的"织工",其"工钱"都是由蚕丝和桑布代替,而这些东西的价格又会受到市场的影响上下起伏。
尤其是在每年织坊发放"工钱"的时候,这蚕丝和桑布的价格便会相较于平日的价格,下跌个一成左右;在官府收完赋税之后,又会自然而然的恢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