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那些人不一样。"
没有在意欲言又止的老管家,杭州知府虞谦揉了揉有早已发酸,乃至于隐隐作痛的双眸,像是泄了气的皮球,瘫坐在身后的座位上。
就在半年前,他还是意气风发的"官场新贵",在无数袍泽羡慕有加的眼神中,由原本的刑部司郎中,一跃成为未来仕途一片光明的杭州知府。
可是当他轻车简从,领着眼前的老管家赶赴杭州府走马上任之后,方才发现这看上去繁华富庶的杭州府,内部早已是千疮百孔,诸多方面更是达到了让人触目惊心的程度。
所谓的"江南重镇"以及"东南佛国",只是这座城池用以迷惑世人的虚伪假象。
整个杭州府,真正用以耕种的土地不过十之二三,余下的土地皆是在市场的影响下,被民间百姓们自发的种植了桑树,以赚取更多的银钱。
按理来说,这本应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他作为杭州知府应当予以大力支持,只是当他知晓了其中的"内情"之后,却是瞬间惊醒,乃至于细思极恐。
这些被杭州百姓辛辛苦苦一年方才种植而出的桑布蚕丝,其最终的价格却是取决于城中的富绅豪商们,就连官府都难以干涉。
而当他试图与这些富绅豪商交涉,希望能够让城中的百姓们多获得些利益的时候,却遭到了这些商人们意正言辞的拒绝。
彼时的他绝对想不到,这关系到民生的蚕丝桑布,只是他在杭州府噩梦的开始。
接下来的时间里,他陆续发现了更多不为人知的"隐情":例如城中富商们巧立名目,躲避官府的核查,从而逃避本就不多的商税;近些年的杭州府明明风调雨顺,但粮价总是会在某短时间,出现剧烈的波动,导致杭州府每年都会出现部分百姓因无法及时变卖手中蚕丝,导致难以承受这高昂粮价,被迫出售土地的百姓。
不仅如此,这些在百姓口中,被其出售给个人的土地,还会在某个时间节点,莫名其妙的隶属于某座寺院的名下,而且手续正当合理,皆在官府留档。
按照朝廷的律法,这些挂靠在佛教寺院名下的土地,是无需向当地官府缴纳任何赋税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梳理,虞谦后知后觉的意识到了一个让他有些不寒而栗的事实,这看似繁华富庶的杭州府,已是从上到下,烂到根子里了。
"老爷,听说燕王殿下来了。"
"您何不去找燕王殿下帮帮忙?"
见虞谦经过短暂的休息过后,便要重新埋首于案牍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