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需要设立完整的商税政策,以免重蹈蒙元时期色目人的覆辙。"
虽说刚刚曹爽和他的商谈中并未提及掌握蒙元财政大权的色目人,但为了引起朱元璋的注意,朱棣还是硬着头皮,强行将二者扯上了关系。
毕竟父子连心,他知晓眼前的父皇,对于当年横征暴敛的色目人,究竟有多么耿耿于怀。
"色目人.."
果不其然,当"色目人"的字眼于乾清宫暖阁中响起的时候,原本嘴角还噙着一抹笑容的朱元璋顿时变了颜色,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也是自佝偻的身躯中涌现,惹得在角落处伺候的宫娥婢女们纷纷下意识屏住了呼吸。
"曹先生,真这么说的?"
沉默少许,朱元璋抬头看向眼前被自己寄予厚望的"老四",沙哑的声音中充斥着浓郁的杀意。
财税制度乃是维系一个国家运转的基础,被历朝历代的君主们当做头等大事。
前些时日,曹爽在和他的闲聊中,便曾提及"赋税"和"徭役"之间的关系,并且直言不讳的提及这两项制度便是决定国祚长短的重要因素。
为此,他这段时间以来,除了将精力用于筹备远征倭国之外,便是在琢磨曹爽提出的"税役合并,入亩均分"。
不过因为事关重大,他一直没敢对任何人提及,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但他怎么也没有料到,他还没有将此事解决,曹爽又提出了新的问题。
虽然这"商税"在大明的岁收中占比不高,涉及到的人员也不似"田税"那般广泛,但同样不容小觑呐。
当然,更让他始料未及的是,这"商税"居然还能够与蒙元时期的色目人扯上关系?
一想起当年那些无恶不作,敲骨食髓,恨不得将百姓们压榨到骨子里的色目人,朱元璋便涌现出强烈的杀意。
"儿臣焉敢哄骗父皇,"或许是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窒息感,燕王朱棣竟是忍不住吞咽了一口唾沫,内心颇有些"做贼心虚"的感觉。
毕竟这商税和色目人扯上关系,乃是他为了引起朱元璋的重视而刻意编撰的由头,并非曹爽的原话,但事已至此,他也只能硬着头皮认下。
见朱元璋还要再问,燕王朱棣赶忙抢先开口:"敢叫父皇知晓,刚刚曹先生还向儿臣提及了另一件事。"
"声称假若我大明的商税迟迟无法得到整改,必将滋生新的恶果。"
"什么事?"见朱棣满脸凝重,朱元璋也是不由得强行按住心中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