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证,不能完全证明倭国内部的银矿依然产量充盈。
万一他举全国之力,以穷兵黩武的姿态打到了倭国本土,最后却发现其内部的银矿早已枯竭,岂不是功亏一篑?
事关重大,他还是要与曹先生仔细商讨一番才是。
...
...
"陛下想要先礼后兵?"
焕然一新的曹府书房中,曹爽颇为诧异的盯着眼前的"不速之客",激昂的声音中夹杂着浓浓的不解和愠怒。
跟倭国那个鬼地方,有什么可先礼后兵的?
"终究是跨越千里之遥的远征,元日战争的教训又摆在眼前,陛下也是想谨慎一些..."
"另外先生您也知晓,咱大明禁海多年,对那日本倭国一无所知,万一其国内银矿已是被开采枯竭..."面对着情绪突然激动起来的曹爽,朱元璋脸不红,心不跳的解释起来,没有半点犹豫。
"如此,还算说的过去。"闻声,曹爽终是不情不愿的点了点头,对朱元璋犹豫不决的行为表示了理解。
毕竟他之前给出的诸多"证据"至多也就是作为参考的佐证,作为一国之君的朱元璋有所迟疑,也在情理之中。
"如此说来,先生是同意咱们大明先礼后兵了?"见曹爽松口,内心颇有些惴惴不安的朱元璋顿时松了口气。
他还真怕眼前的曹爽闹情绪,撂挑子不干呐。
"反正无非是为了探明倭国内部银矿产量而去,纵使与其虚与委蛇片刻也无关轻重。"在经历了最初的不忿之后,曹爽也意识到了朱元璋的苦衷。
假若他和朱元璋身份对换,在对待倭国的问题上,恐怕他会比朱元璋还要小心谨慎。
"对对对,就是虚与委蛇。"
"陛下已是正式下令,命五军都督府制定作战策略,并督促广东水师,福建水师,浙江水师尽快恢复秩序,整军备战。"
"一旦探明倭国银矿的具体情况,陛下便会毫不犹豫的下令远征,荡平倭国!"闻言,朱元璋赶忙做出"许诺",以宽慰眼前曹爽的情绪。
"那老爷子您今日前来,这是?"仰头将手中最后的米粥一饮而尽,曹爽微微眯起眼睛,面露不解的询问道。
他可不认为,眼前作为百官之首的翰林学士"刘三吾"一大清早的便登门拜访,是特意为了通知他一声,朱元璋准备"先礼后兵"而来。
他应该还没有这般大的脸面。
"咳咳,"涉及到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