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可是不止一次听闻此事。
"糊涂!"
"亏你刘三吾饱读诗书,号称圣人门徒,竟会相信这等毫无逻辑的无稽之谈。"
见刘三吾仍在固执己见,端坐于龙椅上的朱元璋不由得面露不满之色,其怒不可遏的呼喝声也是随之响起。
如若不是看在刘三吾对大明忠心耿耿的份上,他早就将刘三吾贬为庶人了。
毕竟锦衣卫和大理寺那边早已查明,户部尚书赵勉贪污受贿的罪行,并且找到了确凿的证据,而这赵勉,正是刘三吾的女婿。
"陛下,"刘三吾还要再劝,却不曾想被朱元璋粗暴的声音所打断:"哪位卿家幼年是以出海捕鱼为生,不妨告诉刘卿家,出海捕鱼的季节及禁忌。"
此话一出,整个乾清宫大殿顿时鸦雀无声,就连面露不忿的翰林学士刘三吾也像是被人扼住了喉咙,紧咬牙关,一张老脸上布满了愕然和不解。
他们不是在讨论远征日本倭国吗,怎么又扯到出海捕鱼的事上了,这都哪挨哪?
"回禀陛下,"就在朱元璋即将失去耐心,准备亲自解开"谜团"的时候,乾清宫中的沉默终是被一道小心翼翼的呼喝声所打破。
放眼望去,只见得一名穿着青袍的御史言官正满脸局促的自队伍中出列,眉眼间隐隐有自卑的神情涌现:"臣幼时家贫,全靠父祖出海捕鱼为生,维持生计.."
尽管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诸多世家大族也化作尘埃,但"门第之见"却一直藏在人的心目中,未曾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
"好,你快来告诉这满朝文武,渔民出海捕鱼时期,通常会选在何时?哪个季节,风浪又最大?"见状,朱元璋赶忙朝着那不知所措的御史言官呼喝道,并挥手示意其近前搭话,态度十分和煦。
嘶。
一时间,各式各样的私语声随之响起,不少文官的眼眸中都是露出了追悔莫及之色,他们平白错过了一次在朱元璋面前"露脸"的机会呐。
"不敢欺瞒陛下,"见朱元璋似是真的对出海捕鱼之事感兴趣,那名御史言官不由得微微眯起眼睛,回忆起被他潜藏于脑海深处多年,却依旧记忆犹新的儿时记忆:"渔民出海捕鱼,通常没有太多的规矩讲究.."
"但每年的酷夏到深秋之间,海上的风浪却是会比往常要大上许多,臣的父祖通常会在这段时间在家休息..."
洪武朝的文武百官们大多来自于南方,纵使不曾有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